[实用新型]一种6mm微光级超广角光学镜头有效
申请号: | 202122700130.4 | 申请日: | 2021-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103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柳振全;丁翊轩;李梦幻;丁松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翊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3/06 | 分类号: | G02B13/06;G02B1/00;G03B11/00;H04N5/225 |
代理公司: | 郑州知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32 | 代理人: | 杨小燕 |
地址: | 473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m 微光 广角 光学 镜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6mm微光级超广角光学镜头,属于光学镜头技术领域,包括沿光轴从物面到像面依次设有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第九透镜、第十透镜、第十一透镜、第十二透镜和滤光片;十二个透镜的焦距依次为负、负、负、正、正、正、正、负、正、负、正、正,均为玻璃球面透镜。由于本实用新型镜头合理优化结构布局,优化光焦度分配,同使用高折射率及超低色散材质,使用镜头镜片数由之前的16枚下降到12枚,减少4枚镜片空间,大大减小了光学部件所占用的空间;通过光学设计的修正,最终将镜头的光学总长下降到66mm以内,解像力达到800万像素以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镜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6mm微光级超广角光学镜头。
背景技术
网络监控系统是我国网络运输系统中信息采集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智慧城市发展。我国多数城市已经建立了网络监控局域网,管理人员通过网络系统可以看到一些突发事件和一些紧急的日常事物,然后及时的处理。有些城市的监控系统还能根据天气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的数据转化,来控制摄像机镜头自动指向道路拥挤或发生突发区域,具备了一定的智能化功能。随着各种标准和规范不断推出,智能监控系统行业将朝着更加规范、有序的方向发展。在发展中新的技术需求也在提高。高清镜头、红外共焦、降低成本、提高镜头稳定性,成了人们不断追求的亮点。因此,综上考虑,需要研发一款6mm微光级,大靶面,高清光学镜头。
授权公告号为CN105425365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6mm大通光定焦镜头,所述镜头的光学系统中沿光线入射方向依次设置有镜片组前组A、镜片组后组B以及设置在镜片组前组A和镜片组后组B之间的光阑C,所述镜片组前组A沿光线入射方向依次设置有双凹透镜A-1、双凸透镜A-2和双凹透镜A-3,所述镜片组后组B沿光线入射方向依次设置有双凸透镜B-1、双凸透镜B-2以及与双凸透镜B-2胶合的负月牙型透镜B-3。该镜头光路总长较短,有利于缩小镜头的总体积,并且通光口径大,进光量充足,便于在环境较昏暗下使用,另外镜片组前组A的负光焦度,配合镜片组后组B的正光焦度,保证镜头在高低温环境都可正常使用,但是该镜头像素质量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6mm微光级超广角光学镜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6mm微光级超广角光学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面到像面依次设有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第九透镜、第十透镜、第十一透镜、第十二透镜和滤光片;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第九透镜、第十透镜、第十一透镜、第十二透镜的焦距依次为负、负、负、正、正、正、正、负、正、负、正、正,均为玻璃球面透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均为高折射率透镜。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均为低色散透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七透镜、第九透镜和第十透镜均为超低色散透镜。
进一步的,所述光学镜头FNo.达到1.08。
进一步的,所述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66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传统镜头体积偏大,且产品装配后解像良率偏低,量产困难;镜头生产所产生成本较高,在高端领域效果并不理想;且在IP网络机上不能实现AA制的组装方式,对结构件的分类较多。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焦距为6mm微光级超广角光学镜头,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12枚玻璃镜片的配合使用,使得镜头FNo.达到1.08;
2.通过结构和光学的精密配合实现了高低温(高温+80℃,低温-40℃)无虚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翊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翊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7001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