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轴承外圈有效
申请号: | 202122703336.2 | 申请日: | 2021-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192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刘筷筷 | 申请(专利权)人: | 人本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人本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58 | 分类号: | F16C33/58;F16C33/04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孙豪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外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轴承外圈,包括外圈本体和位于外圈本体内壁上沿着外圈本体周向延伸的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上远离外圈本体的一侧面上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加强筋于凹槽两侧构成沿第一加强筋表面延伸的环形的凸起。本实用新型具备高刚度效果的基础上还能够降低轴承外圈的重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具体为轴承外圈。
背景技术
如说明书附图中的图1所示,该结构为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轮毂轴承外圈,该外圈结构具备一定的刚度,但是随之带来的是重量上的提升,该轮毂无法满足更高刚度和更轻重量的要求,导致无法满足特定用户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外圈,在具备高刚度效果的基础上还能够降低轴承外圈的重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轴承外圈,包括外圈本体和位于外圈本体内壁上沿着外圈本体周向延伸的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上远离外圈本体的一侧面上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加强筋于凹槽两侧构成沿第一加强筋表面延伸的环形的凸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的截断面呈弧形,且槽口的两侧设置圆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通过冲压形成加固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通过切割形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圈上设置有凹陷的滑道,该滑道对应凸起的一侧以凸起做挡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圈上还设置有第二加强筋,位于滑道相对凸起的另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加强筋为滑道相对凸起的另一侧的挡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与密封圈相适配,且能够配合安装密封圈,当外圈本体安装在内圈上时,密封圈通过凹槽装配在外圈本体和内圈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的槽底和/或槽壁上设置有若干防滑纹,所述防滑纹与密封圈适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相比现有技术可以实现保持高刚度效果的同时达到重量更轻、材料成本更低、运输成本更低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的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截断面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1、外圈本体;2、第一加强筋;3、凹槽;4、凸起;5、滑道; 6、挡肩;7、第二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述。
参照图1-3所示,
一种轴承外圈,包括外圈本体1和位于外圈本体1内壁上沿着外圈本体1 周向延伸的第一加强筋2,所述第一加强筋2上远离外圈本体1的一侧面上设有凹槽3,所述第一加强筋2于凹槽3两侧构成沿第一加强筋2表面延伸的环形的凸起4。
现有的外圈是通过第一加强筋2对外圈本体1的刚度进行加强的,但是随之带来的就是重量的上升,重量上升不仅不利于在实际产品中的使用,也增加运输成本、材料成本。通过在第一加强筋2上设置凹槽3,能够减少凹槽3大小的加强筋体积,减小材料,由于凹槽3的设置,第一加强筋2上会构成处于凹槽3两侧的两个凸起4,通过两个凸起4来保持高刚度效果,同时减少了重量,因此该结构相比现有技术可以实现保持高刚度效果的同时达到重量更轻、材料成本更低、运输成本更低的效果。
具体的,所述凹槽3的截断面呈弧形,且槽口的两侧设置圆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人本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人本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人本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人本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7033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静音低尘的大数据服务器
- 下一篇:一种油缸及随动防松脱式防尘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