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叶式压缩机降噪气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2704294.4 | 申请日: | 2021-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77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马炳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康普瑞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9/06 | 分类号: | F04C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锦信诚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13 | 代理人: | 丁涛 |
地址: | 213163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叶式 压缩 机降 噪气道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旋叶式压缩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叶式压缩机降噪气道结构;包括壳体以及固定安装在壳体端面的前端盖;壳体侧面设置沿壳体径向延伸的过渡气腔,以及与壳体中心轴线平行的第一孔道;第一孔道两端分别连通过渡气腔和壳体端面;前端盖设置与前端盖中心轴线平行的第二孔道,以及沿前端盖径向延伸的第三孔道;第二孔道两端分别连通第一孔道和第三孔道一端,第三孔道另一端与前端盖内壁连通;其中,第一孔道和第二孔道的截面形状相同,且第三孔道的截面面积小于或等于第二孔道的截面面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旋叶式压缩机降噪气道结构,减小冷媒在吸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旋叶式压缩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叶式压缩机降噪气道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空调压缩机是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重要部件,起着压缩和输送冷媒的作用,其通过吸气孔吸入压力较低的冷媒气体,在压缩机内部将气体压缩后从排气孔中将高压气体排出。旋叶式压缩机是汽车空调压缩机的一种常用的结构,现有技术的旋叶式压缩机进气结构通常如图1所示,冷媒通过壳体的吸气孔进入,流入端盖上的槽体最终进入压缩腔内,在该种结构内,由于槽体的内部空腔较大,而吸气孔每次能进入的冷媒量有限不能完全填满槽体的内部空腔,因此在冷媒吸入过程中会对槽体的内壁产生一定的冲击,导致产生噪音。
鉴于上述问题,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设计一种旋叶式压缩机降噪气道结构,减小冷媒在吸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旋叶式压缩机降噪气道结构,解决现有技术的旋叶式压缩机的进气气道结构容易产生噪音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
壳体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端面的前端盖:
所述壳体侧面设置沿所述壳体径向延伸的过渡气腔,以及与所述壳体中心轴线平行的第一孔道;所述第一孔道两端分别连通所述过渡气腔和所述壳体端面;
所述前端盖设置与所述前端盖中心轴线平行的第二孔道,以及沿所述前端盖径向延伸的第三孔道;所述第二孔道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一孔道和所述第三孔道一端,所述第三孔道另一端与所述前端盖内壁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孔道和所述第二孔道的截面形状相同,且所述第三孔道的截面面积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孔道的截面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孔道与所述过渡气腔的底端连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壳体端面设置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围绕所述第一孔道周向,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密封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端面设置若干个与所述壳体中心轴线平行的减重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孔道、所述第二孔道和所述第三孔道均为扁孔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孔道倾斜设置,使所述第三孔道中与所述前端盖内壁连通的一端和与所述第二孔道连通的一端相比更靠近所述前端盖的端面。
进一步地,还包括侧盖,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侧面,且遮盖住所述过渡气腔的开口;所述侧盖上设置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侧盖上还设置可拆卸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固定设置防尘塞,所述防尘塞放置在所述通孔内并与所述通孔的内壁相抵。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康普瑞汽车空调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康普瑞汽车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7042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型降落伞开伞试验装置
- 下一篇:恒温面盆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