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箱、电池及用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720818.9 | 申请日: | 2021-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502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姚鹏程;薛丹月;陈兴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30 | 分类号: | H01M50/30;H01M50/2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用电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箱、电池及用电装置。电池箱包括构成容纳腔的箱体和箱盖,箱体包括:底壁;侧壁,具有内孔、外孔和第一型腔,内孔设于侧壁的内壁,外孔设于侧壁的外壁,第一型腔通过内孔与容纳腔连通,并且通过外孔与箱体外连通;以及,封堵件,设于内孔处,且具有限制材料碎屑从第一型腔进入到容纳腔内的多个开孔。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可以改善电池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箱、电池及用电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充电电池(指在电池放电后可通过充电的方式使活性物质激活而继续使用的电池,又称二次电池,本文简称为电池)包括电池箱以及位于电池箱内的通过串联和/或并联方式组合的多个电池模块,其中,每个电池模块包括通过串联和/或并联方式组合的多个电池单体。电池单体是电池中提供能量来源的最小单元。电池单体例如为锂离子电池单体,其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进行充放电。
如何改善电池的安全性,一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研发的关键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箱、电池及用电装置,以改善电池的安全性。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箱,包括构成容纳腔的箱体和箱盖,所述箱体包括:底壁;侧壁,具有内孔、外孔和第一型腔,所述内孔设于所述侧壁的内壁,所述外孔设于所述侧壁的外壁,所述第一型腔通过所述内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并且通过所述外孔与所述箱体外连通;以及封堵件,设于所述内孔处,且具有限制材料碎屑从所述第一型腔进入到所述容纳腔内的多个开孔。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箱,一方面,提供了供气体从电池箱内向电池箱外排出的路径,从而可以在电池发生热失控时快速释放电池箱内的压力和热量,有效防止电池箱内气压过高,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另一方面,还限制了材料碎屑从第一型腔进入到容纳腔内。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箱应用于电池,可以有效避免材料碎屑在振动冲击过程中进入到容纳腔而对电池内部造成的破坏,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封堵件包括:凹陷部,位于所述内孔中,所述多个开孔设于所述凹陷部;以及法兰部,位于所述内孔外并与所述侧壁的内壁邻接。
该设计可以使得封堵件的安装较为牢靠,减少其从侧壁上脱落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陷部包括底部和侧部,所述多个开孔设于所述底部。
该实施例设计使得,电池内部产生的气体基本沿凹陷部的凹陷方向通过封堵件而进入到第一型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陷部包括底部和侧部,所述多个开孔设于所述底部和侧部。
该实施例在封堵件上尽可能多的设计开孔,能够使气流快速并且较为均匀的分散到第一型腔内,继而排放到电池箱的外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开孔包括:第一开孔,设于所述底部的中心;多个第二开孔,设于所述底部且围绕所述第一开孔分布;以及多个第三开孔,设于所述侧部且围绕所述第一开孔分布。
上述排列方式,使得开孔的分布比较均匀,有利于气流快速并且较为均匀的分散到第一型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二开孔围绕所述第一开孔呈辐射状分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二开孔和所述多个第三开孔分别为条形开孔。
这些实施例能够使气流快速并且较为均匀的分散到第一型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型腔包括相连通的多个子型腔,所述多个子型腔沿远离所述底壁的方向依次排列,每个子型腔环绕所述容纳腔一周。
这些实施例设计可以增加第一型腔的空间,从而使气流通过封堵件后快速分散,继而通过侧壁的外孔排散到外部环境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7208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