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寻星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2122721715.4 | 申请日: | 2021-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889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孙光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光锐 |
主分类号: | H01Q3/08 | 分类号: | H01Q3/08;H01Q1/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神州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4 | 代理人: | 王志强 |
地址: | 51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天线 | ||
一种自动寻星天线,其特征在于,该自动寻星天线包括有天线、支撑主体和用于控制天线运动以调整天线俯仰角和方位角的调节系统,所述调节系统设置在支撑主体上,所述天线设置在调节系统上;所述调节系统包括有两个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蜗轮蜗杆组件,所述电机与对应的蜗轮蜗杆组件驱动连接,两个驱动机构的蜗轮蜗杆组件分别与天线、支撑主体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该自动寻星天线满足自动寻星的同时,结构简单、方便维护,且成本低廉;并且该自动寻星天线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和安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天线领域,特别涉及到了一种寻星天线。
背景技术
天线是一种变换器,它把传输线上传播的导行波,变换成在无界媒介(通常是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电磁波,或者进行相反的变换。在无线电设备中用来发射或接收电磁波的部件。无线电通信、广播、电视、雷达、导航、电子对抗、遥感、射电天文等工程系统,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都依靠天线来进行工作。此外,在用电磁波传送能量方面,非信号的能量辐射也需要天线。
一般而言,可通过人工手动方式或者电机自动方式控制卫星天线俯仰角和方位值,实现寻星。相对而言,自动寻星相较于手动寻星更加精准,且操作的时候也根据方便。然而现有的自动寻星天线成本高昂,且结构复杂、不方便维护;并且体积大、重量较重,不便于携带和安装。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寻星天线,该自动寻星天线结构简单、方便维护,且成本低廉。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寻星天线,该自动寻星天线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和安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寻星天线,其特征在于,该自动寻星天线包括有天线、支撑主体和用于控制天线运动以调整天线俯仰角和方位角的调节系统,所述调节系统设置在支撑主体上,所述天线设置在调节系统上;所述调节系统包括有两个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蜗轮蜗杆组件,所述电机与对应的蜗轮蜗杆组件驱动连接,两个驱动机构的蜗轮蜗杆组件分别与天线、支撑主体连接。在该自动寻星天线中,通过两个电机分别驱动蜗轮蜗杆组件,进而通过两个蜗轮蜗杆组件与天线、支撑主体连接,以调整天线俯仰角和方位角;具体的,在这里电机驱动与支撑主体相连的蜗轮蜗杆组件时,会使得调节系统与支撑主体之间相对活动,以调节天线方位角;电机驱动与天线相连的蜗轮蜗杆组件时,会使得调节系统与天线之间相对活动,以调节天线俯仰角。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该自动寻星天线满足自动寻星的同时,结构简单、方便维护,且成本低廉。并且该自动寻星天线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和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系统还包括有壳体,两个驱动机构均设置在壳体内;且两个电机均固定设置在壳体内,两个驱动机构的蜗轮蜗杆组件均穿过壳体以分别与天线、支撑主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蜗轮蜗杆组件包括有驱动轴、蜗轮、蜗杆,所述蜗轮固定套接在驱动轴一端,所述驱动轴另一端穿出壳体以与天线/支撑主体连接,且驱动轴与壳体为可旋转式活动连接,所述蜗轮与蜗杆传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有齿轮组件,所述蜗杆与对应的电机之间通过齿轮组件驱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固定设置在壳体内;所述齿轮组件、电机和蜗杆均设置在对应的固定架内,所述电机位于对应的蜗杆的侧边,且齿轮组件位于电机和蜗杆的前/后端处,以使蜗杆与对应的电机之间通过齿轮组件驱动连接。上述齿轮组件、电机和蜗杆之间结构的设置,使得驱动机构的结构设置更加合理,可以降低其体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光锐,未经孙光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7217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