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阵列插管超导型高功率组合散热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2122728449.8 | 申请日: | 2021-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503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田飞雄;张建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万亨达热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十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91 | 代理人: | 黄云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阵列 插管 超导 功率 组合 散热 模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阵列插管超导型高功率组合散热模组,包括传热底座、均布于传热底座表面的多组的热管组、安装于传热底座并将所述热管组件固定的鳍片组、及设于热管组并将所述热管组固定的固定元件;所述传热底座的表面呈线性阵列开设有多个的传热槽,所述热管组包括安装于传热槽的第一热管与第二热管,所述鳍片组安装于传热底座并将所述第一热管和第二热管固定在传热槽内;本实用新型通过传热底座上设置热管组用于传热散热,还在传热底座上设有鳍片组用于将热管组进行散热,可进一步提升散热效果,结合了热管和鳍片进行散热,散热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阵列插管超导型高功率组合散热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生产及生活中都融入了很多科技产品,这些科技产品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方便的同时,自身在能量转换的过程中会不断发热,如何保证这些产品的正常运行,首先,要解决它们的散热问题,特别是在一些功率较高的设备内部,由于设备的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同时周边的电子组件也不断增多,使得设备整体发热量也随之大幅提升,传统散热装置多为散热片加风扇的冷却方式,该冷却方式已渐渐不能满足大功率设备的散热需求,常常使设备因温度过高而不能正常运转。
现有的散热模组一般结构单一,在散热过程中不能稳定的将热量导出进行散热,大大影响了整体的散热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过传热底座上设置热管组用于传热散热,还在传热底座上设有鳍片组用于将热管组进行散热,可进一步提升散热效果,结合了热管和鳍片进行散热,散热效率高的阵列插管超导型高功率组合散热模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阵列插管超导型高功率组合散热模组,包括传热底座、均布于传热底座表面的多组的热管组、安装于传热底座并将所述热管组件固定的鳍片组、及设于热管组并将所述热管组固定的固定元件;所述传热底座的表面呈线性阵列开设有多个的传热槽,所述热管组包括安装于传热槽的第一热管与第二热管,所述鳍片组安装于传热底座并将所述第一热管和第二热管固定在传热槽内。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传热底座为铜质底座,所述第一热管和第二热管通过焊接固定在传热槽内。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传热底座的下表面和两侧均开设有连接孔。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热管和第二热管均对称设置有两组置于传热槽内。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热管包括置于传热槽内的第一连接部、折弯连接于第一连接部的第一延伸部、及弯折连接于第一延伸部的第一内折部。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二热管包括置于传热槽内的第二连接部、折弯连接于第二连接部的第二延伸部、及弯折连接于第二延伸部的第二内折部。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弯折幅度大于第一延伸部的弯折幅度;所述第二内折部的弯折幅度大于第一内折部的折弯幅度。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鳍片组包括连接于传热底座表面的连接面板、及设于连接面板的多片的散热鳍片。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散热鳍片一体加工成型于所述连接面板。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固定元件设有多个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将第一热管和第二热管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万亨达热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万亨达热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7284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钢筋笼加工的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手机镜头保护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