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换热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2122734678.0 | 申请日: | 2021-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851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平;孙卫亮;高立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灵空调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04 | 分类号: | F28D7/04;F28F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王茹 |
地址: | 215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组 | ||
本公开涉及一种换热机组。所述换热机组包括多组换热单元及多组排风装置,所述多组换热单元横向并排设置,所述多组排风装置分别对应设于所述多组换热单元上方;每一组换热单元包括相对倾斜设置的两个盘管换热器,所述两个盘管换热器的下端通过支撑板连接;其中,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换热单元中至少一个换热单元底部的内侧设有纵向设置的导流板。上述换热机组中,通过在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换热单元中至少一个换热单元底部的内侧设有纵向设置的导流板,以对经过对应最外侧换热单元底部的横向气流进行引流,提高对应最外侧换热单元底部气流的流动性,有利于改善相应换热单元底部的风场,从而改善相应换热单元底部的结霜程度,提高换热机组的换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热机组。
背景技术
随着换热技术的不断发展,盘管换热机组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及办公,以提供所需的温度、湿度。当空调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时,盘管换热机组的排风装置可使空气不断流向换热器,并与换热器进行热量交换以满足盘管换热机组的制冷或制热的要求。然而,在盘管换热机组工作的过程中,盘管换热器的底部容易形成积水或结冰,从而影响盘管装置的换热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换热机组,所述换热机组包括多组换热单元及多组排风装置,所述多组换热单元横向并排设置,所述多组排风装置分别对应设于所述多组换热单元上方;每一组换热单元包括相对倾斜设置的两个盘管换热器,所述两个盘管换热器的下端通过支撑板连接;其中,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换热单元中至少一个换热单元底部的内侧设有纵向设置的导流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换热单元底部的内侧均设有纵向设置的导流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板竖直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板底端的高度与所述导流板所对应换热单元底端的高度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板底端的边缘与所述导流板所对应换热单元底端的边缘位于同一平面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板与所述导流板所对应换热单元底端之间的距离为L,所述导流板上方换热器的顶端与底端的横向距离为L0,其中,1/10L0≤L≤1/2L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板的高度为H,所述换热单元的高度为H0,其中,1/10H0≤H≤L*H0/L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板的长度为D,所述换热单元的长度为D0,其中,D0≤D≤1.1D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单元为V型盘管单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机组包括设于所述多组换热单元底部的支撑梁,所述导流板设于所述支撑梁上。
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换热机组,通过在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换热单元中至少一个换热单元底部的内侧设有纵向设置的导流板,以对经过对应最外侧换热单元底部的横向气流进行引流,提高对应最外侧换热单元底部气流的流动性,有利于改善相应换热单元底部的风场,从而改善相应换热单元底部的结霜程度,提高换热机组的换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换热机组的部分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换热机组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换热机组的正视图;
图4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导流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灵空调系统(中国)有限公司,未经特灵空调系统(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7346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充电保护装置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复合无纺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