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下洞室应急舱排水、净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2734900.7 | 申请日: | 2021-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794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杨克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华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F04B23/02;F04B53/10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宋永丽 |
地址: | 271299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 应急 排水 净水 系统 | ||
地下洞室应急舱排水、净水系统,包括有舱体,舱体的底壁上开设有下陷仓,下陷仓上安装有箅子,箅子与舱体的底壁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在箅子上安装有水泵,水泵的进水口与第一软管相连接,第一软管的端部连接有硬质管,硬质管位于下陷仓内,水泵的出水口与第二软管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地下洞室应急舱排水、净水系统,地下洞室应急舱排水、净水系统便能实现舱内积水的排出或是外部取水两种功能,以便于应对舱体破裂渗水或是被困时间过长内部水源消耗完毕等事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救生舱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地下洞室应急舱排水、净水系统。
背景技术
安全救生舱是一种独立的、自成一体的脱险装置,借助于装置内能够有效隔绝热源、有害气体和水源,为工作人员提供一个紧急避难空间,能大幅提高脱险人员的自救能力,保证后续脱险过程中人员的安全性。目前在进行地下工程作业时,通常会配备地下洞室应急舱,当发生事故导致舱体破裂渗水时,需要将积水排出舱外,以保证内部人员的正常生存,当被困时间过长内部水源消耗完毕时,需要从舱体外部取水过滤使用,现有的安全舱能实现内部排水的功能,但无法实现内部人员在不出舱的前提下进行外部取水,无法同时解决上述两种事故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洞室应急舱排水、净水系统,水泵作为动力,通过控制插板阀、开关阀及按压通断阀体的通断来实现舱内积水的排出或是外部取水两种功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地下洞室应急舱排水、净水系统,包括有舱体,舱体的底壁上开设有下陷仓,下陷仓上安装有箅子,箅子与舱体的底壁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在箅子上安装有水泵,水泵的进水口与第一软管相连接,第一软管的端部连接有硬质管,硬质管位于下陷仓内,水泵的出水口与第二软管相连接,所述第二软管与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相联通,其中舱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一管路相联通的排水孔,排水孔内安装有插板阀,第二管路与净水器相联通,在第二管路上安装有开关阀,在下陷仓的底部安装有按压通断阀体,所述按压通断阀体包括设置在舱体底部的安装套,安装套上开设有第一进水孔,在安装套内配合安装有能竖向移动的阀体套,阀体套的底部设有封堵板,在阀体套的外周开设有圆周布置的第二进水孔,安装套底部的内周设有安装凸沿,安装凸沿与封堵板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始终有使阀体套上移至第二进水孔与第一进水孔相分离的趋势,对应于阀体套的上端面,在硬质管底部的外周设有环形压板,硬质管能伸入到阀体套内,环形压板位于阀体套上端,环形压板能推动阀体套克服弹簧的弹力进行下移,在硬质管的上端安装有限位块,箅子上开设有与硬质管相配合的圆孔以及与限位块相配合的限位孔,限位块能经由限位孔进入到下陷仓内,限位块位于箅子下端时,硬质管推动阀体套下移至第二进水孔与第一进水孔相联通,转动硬质管使限位块与限位孔相分离后,弹簧的弹力能依次通过阀体套和硬质管将限位块顶紧在箅子底部。所述阀体套的外周安装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第一密封圈位于第二进水孔的下侧,第二密封圈位于第二进水孔的上侧,弹簧处于未被压缩的状态时,第一密封圈位于第一进水孔上侧。所述阀体套的上端面上开设有环形槽,环形压板的底部安装有与环形槽相配合的环形凸台。所述硬质管上安装有下压把手。所述安装套的内周壁上开设有延长度方向布置的防脱限位槽,阀体套上安装有与防脱限位槽相配合的防脱凸块。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地下洞室应急舱排水、净水系统,包括有作为动力的水泵,水泵进水口连接有与舱体最底部下陷仓相联通的第一软管和硬质管,水泵的出水口安装有与舱体外部相联通的第一管路,以及与净水器相联通的第二管路,下陷仓底部设有与舱体外部相联通的按压通断阀体,硬质管下移能使按压通断阀体与舱体外部相联通从而进行取水,通过控制插板阀、开关阀及按压通断阀体的通断,地下洞室应急舱排水、净水系统便能实现舱内积水的排出或是外部取水两种功能,以便于应对舱体破裂渗水或是被困时间过长内部水源消耗完毕等事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向视图的放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华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华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7349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