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层饲养试验笼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2737107.2 | 申请日: | 2021-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676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卢连水;王建;徐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东风养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31/00 | 分类号: | A01K31/00;A01K31/04 |
代理公司: | 沧州市国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38 | 代理人: | 李瑶 |
地址: | 062350 河北省沧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层 饲养 试验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禽类养殖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层饲养试验笼具,其可以方便对禽类的日增重量和日产粪量进行快速检测,减少禽类应激情况,避免对生长状态造成影响,减少误差,提高实用性;包括两组固定架、多组支撑架、多组承托机构、多组托盘、多组养殖笼、两组移动把手和多组滑轮,两组多组支撑架两端分别与两组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多组承托机构分别设置于两组固定架之间,所述多组托盘和多组养殖笼分别设置于多组承托机构上,所述两组移动把手分别安装在两组固定架上,所述多组滑轮分别安装在两组固定架底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禽类养殖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层饲养试验笼具。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人工养殖禽类,如鸡、鸭等生物时,需要掌握其日增重量,日产粪量,以方便及时调整其是否符合科学的养殖要求,并且方便调整其饲喂等其他条件,现有的对日增重量和日产粪量进行测量时,一般将养殖的鸡鸭依次取出并进行称重,但是很容易造成鸡鸭的应激情况,影响其后续的生长状态,并且也很容易产生误差,导致其实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方便对禽类的日增重量和日产粪量进行快速检测,减少禽类应激情况,避免对生长状态造成影响,减少误差,提高实用性的多层饲养试验笼具。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层饲养试验笼具,包括两组固定架、多组支撑架、多组承托机构、多组托盘、多组养殖笼、两组移动把手和多组滑轮,两组多组支撑架两端分别与两组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多组承托机构分别设置于两组固定架之间,所述多组托盘和多组养殖笼分别设置于多组承托机构上,所述两组移动把手分别安装在两组固定架上,所述多组滑轮分别安装在两组固定架底部。
具体的,每组所述承托机构均包括两组定位架、多组支撑轮、多组固定轴和两组卡槽,所述两组定位架分别安装在两组固定架上,所述多组固定轴一端分别与多组支撑轮可转动连接,并且多组固定轴另一端分别与两组定位架连接,托盘边缘区域放置于多组支撑轮上,所述两组卡槽分别安装在两组固定架上,养殖笼边缘区域分别卡装置两组卡槽中。
具体的,还包括多组固定环和多组定位销,所述多组固定环分别设置于多组养殖笼、多组托盘和多组支撑架上,所述多组定位销上分别设置有多组挡块,并且多组定位销分别穿过多组固定环。
具体的,还包括多组气缸、多组伸缩杆和多组防滑座,所述多组气缸分别安装在两组固定架上,所述多组伸缩杆两端分别与多组气缸输出端和多组防滑座连接。
具体的,还包括防护罩、多组插杆和多组限位环,所述多组插杆均安装在防护罩底端,所述多组限位环分别安装在两组固定架上,并且多组插杆分别插入至多组限位环中。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层饲养试验笼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将多组养殖笼和多组托盘依次放置于多组承托机构上,多组托盘分别位于多组养殖笼下方区域,在养殖笼中进行禽类养殖,其产生的粪便通过养殖笼底部漏出,托盘用于接收禽类粪便,每天进行测定时,将带有禽类的养殖笼直接取下,清理底部残留粪便后连带笼具一同称重,只需每天计数相差量即可,当测量完日增重量后,将托盘取下,计量日产粪量,并更换新的托盘,将养殖笼复位即可,从而可以方便对禽类的日增重量和日产粪量进行快速检测,避免了禽类取出和放回的过程,减少禽类应激情况,避免对生长状态造成影响,减少误差,提高实用性,当需要移动整体的位置时,只需手持两组移动把手,使两组固定架通过多组滑轮沿接触面移动,方便调整整体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东风养殖有限公司,未经河北东风养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7371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