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压精密微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740489.4 | 申请日: | 2021-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002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胡满凤;陈锦亮;郑广洋;李伟;童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9C35/16 | 分类号: | B29C35/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杨培德 |
地址: | 5282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压 精密 成型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热压精密微成型装置。本申请所述的热压精密微成型装置包括:一种热压精密微成型装置,包括热风供应装置、热风软管、升降装置、模芯、铜压板以及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支撑柱和顶板,所述顶板横向放置,多个所述支撑柱分别竖向放置,并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顶板的底面;所述升降装置限位活动安装在所述支撑柱上,并相对所述支撑柱升降;所述模芯安装在所述顶板的底面;所述铜压板安装在所述升降装置的顶面,并置于所述模芯的下方;所述热风供应装置放置在所述支架的一侧;所述铜压板的上表面形成有微孔。本申请所述的热压精密微成型装置具有可以快速直接加热/冷却工件,节能高效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微结构成型装置,特别是涉及热压精密微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光学微透镜具有集成度高、体积小、质量轻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光电子系统、成像系统及传感器系统中。目前适用于光学微透镜中,其大批量生产的有效方式为热压印成型及注塑成型等方法;对于热压成型,现有技术的热压微成型工艺,需要基于电阻热效应加热微结构模芯,利用水循环冷却模芯,利用模芯温度反复间接控制工件温度,高压下实现微成型,但电阻及水管分布不均,易造成工件受热不均匀的问题,并且往往伴随着生产周期长的问题,从而导致生产效率低,进而导致能耗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热压精密微成型装置,其具有方便加工从而提高效率且节能的优点。
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热压精密微成型装置,包括热风供应装置、热风软管、升降装置、模芯、铜压板以及支架;
所述支架包括支撑柱和顶板,所述顶板横向放置,多个所述支撑柱分别竖向放置,并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顶板的底面;
所述升降装置限位活动安装在所述支撑柱上,并相对所述支撑柱升降;
所述模芯安装在所述顶板的底面;
所述铜压板安装在所述升降装置的顶面,并置于所述模芯的下方;
所述热风软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升降装置的中部,且其管口置于所述铜压板的下方,所述热风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热风供应装置连接;
所述热风供应装置放置在所述支架的一侧;
所述铜压板的上表面形成有微孔。
本申请所述的热压精密微成型装置,通过设置热风供应装置,并在升降装置的中部通过热风软管与热风供应装置连接,从而热空气直接通过升降装置的中部吹出,并冲击加热在铜压板上;工件放置在铜压板上,在升降装置的驱动下,工件上升并挤压在模芯的表面,从而在铜压板和模芯的双重挤压下,利用铜压板的表面的微孔对工件进行微挤压成型,进而工件的下表面加工出微凸起结构。在工件挤压成型的过程中,通过热风直接冲击在铜压板上,从而对工件直接进行加热;而在工件加热完成后,关闭热风供应或降低气流温度,即可实现工件的快速冷却。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申请的热压精密微成型装置,通过热风直接冲击在铜压板上,实现了直接加热的效果,从而加热速度快,铜压板的冷却速度也快,进而提高了加工的效率,除去了冷却的工艺,既提高了生产效率,也减少了操作和步骤,还达到了节能的效果。本申请所述的热压精密微成型装置,可以快速直接加热/冷却工件,节能高效。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还包括底板,该底板置于所述支撑柱的下方,并且所述支撑柱的底端与所述底板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驱动器和升降板;
所述升降驱动器竖向放置,其底端安装在所述底板上,其顶端与所述升降板连接;
所述升降板活动穿套在所述支撑柱上,且所述升降板中部开设有通风口,所述铜压板安装在所述升降板的中部;
所述热风软管的端部安装在所述通风口上;所述铜压板置于该通风口的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未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7404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疏散指示灯的新型壳体
- 下一篇:一种果树枝干切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