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土壤修复用土壤取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741761.0 | 申请日: | 2021-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327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毛立明;陈金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08 | 分类号: | G01N1/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灿烂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56 | 代理人: | 吴亚 |
地址: | 21003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土壤 修复 取样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土壤修复用土壤取样装置,包括套筒主体,所述套筒主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套筒主体的侧面设置有外侧移动通道,所述套筒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取样筒,所述取样筒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空心杆件。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了脚踩腔体、套筒主体、底板、连接杆、手握杆、脚踩块、推土盘、滑杆,使用时,对于土质较松的土壤,直接使用手握杆施加压力进行取样,对于土质较硬的土壤,可以增加脚踩腔体配合使用,不需要弯腰取样,使用起来轻松、方便,需要将取样筒内部的土壤取出时,仅需要使用脚对脚踩块施加压力,即可将土壤推出,卸土方便、轻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取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土壤修复用土壤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土壤修复是使遭受污染的土壤恢复正常功能的技术措施。在土壤修复行业,已有的土壤修复技术达到一百多种,常用技术也有十多种,大致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方法。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均制定并开展了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计划,因此也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土壤修复行业,土壤修复是指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转移、吸收、降解和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浓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土壤取样时,需要使用到取样装置,现有的技术中,虽然可以对土壤进行取样,但是需要使用者长时间弯腰使用,使用起来比较费力,取样步骤不够简单,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土壤修复用土壤取样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土壤修复用土壤取样装置,包括套筒主体,所述套筒主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套筒主体的侧面设置有外侧移动通道;
所述套筒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取样筒,所述取样筒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空心杆件,所述空心杆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脚踩腔体,所述取样筒的侧面设置有内侧移动通道;
所述取样筒的内部设置有推土盘,所述推土盘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脚踩块,所述推土盘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滑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脚踩腔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手握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套筒主体的上方设置有减振垫,所述空心杆件从减振垫穿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定位块的数量有四个,且为均匀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外侧移动通道位于内侧移动通道的外侧,所述外侧移动通道与内侧移动通道的长度相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滑杆与空心杆件滑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脚踩块位于套筒主体的外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底板的大小大于套筒主体的大小。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与传统技术相比,该土壤修复用土壤取样装置设置了脚踩腔体、套筒主体、底板、连接杆、手握杆,使用时,对于土质较松的土壤,直接使用手握杆施加压力进行取样,对于土质较硬的土壤,可以增加脚踩腔体配合使用,不需要弯腰取样,使用起来轻松、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7417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