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热能吸收用热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743552.X | 申请日: | 2021-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044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卫魏;余迎春;罗卫艳;白军;刘志林;佘权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藏农牧学院;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30/06 | 分类号: | F25B30/06;F24D3/18;F24D19/10 |
代理公司: | 西安硕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83 | 代理人: | 张德兴 |
地址: | 860100 西藏自*** | 国省代码: | 西藏;5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热能 吸收 用热泵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地热能吸收用热泵装置,包括地埋管换热机构、热泵机构和引水机构,地埋管换热机构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下端与出水管下端固定连通,热泵机构包括循环水泵和水源热泵主机,进水管固定连通在水源热泵主机输入端上,循环水泵设置在进水管上,出水管固定连通在水源热泵主机输出端上,引水机构包括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一连接管、第三阀门、第一水箱和第一水泵。本方案,可以在进行装置的维修或者更换前,将进水管和出水管中的循环水抽入第一水箱,避免了水到处漫溢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地热能利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地热能吸收用热泵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北方地区,一般地面之下0.4至1.5米为冻土层,冻土层2米以下为恒温层,恒温层常年保持在12摄氏度至16摄氏度左右,正是利用恒温层常年相对恒定的特点,我们可以在冬季提取大地的热量向建筑物内供暖,这就是所谓的地热能吸收。
在进行地热能吸收时,首先将地埋管换热器垂直埋藏在地下,通过水在管道中循环来实现冬季从地下岩土体中吸收热量,然后地埋管的上端接入热泵机房,形成一个封闭的水系统,通过水泵,使水在水源热泵主机与地埋管换热器之间循环,最后,通过空调系统向建筑物内供热。
现有的地热能吸收用热泵装置、系统和管路等都是固定安装,一旦安装完成后,如果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更换,拆卸就显得格外费力,尤其是热泵系统管路的水,在更换维修时无法进行引流,在拆卸管路时,只能任由其漫溢,从而进一步增加了热泵装置、系统和管路维修更换的工作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热能吸收用热泵装置,以改善相关技术中,地热能吸收用热泵装置、系统和管路需要更换维修时,用水无法引流,容易造成漫溢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地热能吸收用热泵装置,包括地埋管换热机构、热泵机构和引水机构;
所述地埋管换热机构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下端与所述出水管的下端固定连通;
所述热泵机构包括循环水泵和水源热泵主机,所述进水管固定连通在所述水源热泵主机的输入端上,所述循环水泵设置在所述进水管上,所述出水管固定连通在所述水源热泵主机的输出端上;
所述引水机构包括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一连接管、第三阀门、第一水箱和第一水泵,所述第一阀门安装在所述进水管上,所述第二阀门安装在所述出水管上,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出水管固定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水箱固定连通,所述第三阀门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管上,所述第一水泵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管上。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出水管平行设置,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均设置为PE塑料管。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循环水泵的输入端与所述进水管固定连通,所述循环水泵的输出端通过水管与所述水源热泵主机的输入端固定连通。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水泵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管固定连通,所述第一水泵的输出端通过水管与所述第一水箱固定连通。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出水管上安装有第四阀门,所述第一连接管位于所述第四阀门与所述第二阀门之间的所述出水管上。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管上安装有第五阀门,所述第五阀门与所述第一阀门之间的所述进水管上固定连通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上安装有第六阀门。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通有第二水箱。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二水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藏农牧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未经西藏农牧学院;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7435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