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环保用往复式排气回收型原料油缓冲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754708.4 | 申请日: | 2021-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070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仲光明;张成磊;陈国勇;周西市;宫世祥;孙新涛;吴虎昌;董连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化弘润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045 | 分类号: | F16L55/045;F17D1/20;B01D53/04;B01D46/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快易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60 | 代理人: | 赵晓薇 |
地址: | 262500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环保 往复 排气 回收 原料 缓冲 罐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缓冲罐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基于环保用往复式排气回收型原料油缓冲罐装置,包括缓冲罐本体,回收外壳的另一端设置有进气管,当油气进入到进气管时,开启电机工作,电机带动旋转轴运动,旋转轴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齿条板靠近吸油块运动的同时对弹簧进行拉伸,齿条板带动推块运动,直至挤压吸油块,当齿轮旋转到没有齿块的一侧时,齿条板受到弹簧的反作用力将其弹到之前的位置,随后齿轮有齿块的一侧与齿条板啮合连接,带动齿条板和推块继续挤压吸油块,吸油块中的原料油从支撑板中的出油孔中落入到管道中,随后从管道中滑落到缓冲罐本体的内腔中,即可达到往复式挤压吸油块的效果,同时对原料油进行回收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缓冲罐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环保用往复式排气回收型原料油缓冲罐装置。
背景技术
缓冲罐主要用于各种系统中缓冲系统的压力波动,使系统工作更平稳。缓冲罐的缓冲性能主要通过压缩罐内的压缩空气来实现。缓冲罐有隔膜式缓冲罐和气囊式两种,广泛应用于供水设备和中央空调系统等事物中。
现有的缓冲罐在对原料油进行加工时,缓冲罐会产生大量的油气,通常都是将油气直接排出,但是油气成分中夹杂着油成分,不能对其进行回收利用,直接排出浪费资源且不利于环境保护。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基于环保用往复式排气回收型原料油缓冲罐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环保用往复式排气回收型原料油缓冲罐装置,当油气进入到进气管时,开启电机工作,电机带动旋转轴运动,旋转轴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齿条板靠近吸油块运动的同时对弹簧进行拉伸,齿条板带动推块运动,直至挤压吸油块,当齿轮旋转到没有齿块的一侧时,齿条板受到弹簧的反作用力将其弹到之前的位置,随后齿轮有齿块的一侧与齿条板啮合连接,带动齿条板和推块继续挤压吸油块,吸油块中的原料油从支撑板中的出油孔中落入到管道中,随后从管道中滑落到缓冲罐本体的内腔中,即可达到往复式挤压吸油块的效果,同时对原料油进行回收利用,从而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环保用往复式排气回收型原料油缓冲罐装置,包括缓冲罐本体,所述缓冲罐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回收组件,回收组件的上端设置有往复挤压组件,缓冲罐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框架,缓冲罐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进料管道;
所述回收组件包括回收外壳的一端设置有出气管,回收外壳的另一端设置有进气管,进气管的另一端贯穿延伸至缓冲罐本体的内部,回收外壳与缓冲罐本体之间设置有固定杆,回收外壳的内腔壁开设有活动槽,活动槽内腔中设置有吸油块,吸油块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板。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侧表面开设有出油孔,出气管的内腔侧壁固定安装有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吸油块由海绵材质所制成的构件。
优选的,所述往复挤压组件包括固定外壳和固定安装在固定外壳一端的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旋转轴。
优选的,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齿轮,齿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齿条板,齿条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弹簧,齿条板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推块。
优选的,所述推块与活动槽互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与活动槽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基于环保用往复式排气回收型原料油缓冲罐装置,操作者将原料油从进料管道进入到缓冲罐本体内部进行加工,加工时产生的油气从进气管进入到回收外壳内腔中,然后经过吸油块进行吸附,再经过过滤网进行过滤,随后将其排出,即可达到环保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化弘润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未经中化弘润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7547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