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有限二次滑动的改良股骨近端三角髓内钉有效
申请号: | 202122755089.0 | 申请日: | 2021-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382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欣;杨云峰;袁锋;程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同济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76 | 分类号: | A61B17/76;A61B17/86;A61B17/72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周春洪 |
地址: | 20006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限 二次 滑动 改良 股骨 三角 髓内钉 | ||
本实用新型涉一种可有限二次滑动的改良股骨近端三角髓内钉,包括主钉、第一锁钉、第二锁钉;主钉上依次设有第一锁钉孔、第二锁钉孔;第一锁钉与第一锁钉孔可拆卸连接,第二锁钉与第二锁钉孔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锁钉其上设有限位孔,所述第一锁钉可穿过限位孔,所述第一锁钉、第二锁钉、主钉成三角形,所述第一锁钉可于所述限位孔内移动,其优点在于,能满足头颈骨块抗旋转作用,增加固定的稳定性,又能实现有限滑动,使拉力螺钉可在一定范围内向后滑动,负重后头颈骨块与粗隆部可形成很好的骨质接触,避免存在间隙,造成骨不连,同时可以避免过度滑动,造成头颈短缩,螺钉穿出股骨头。此外,长圆形的限位孔比圆形孔容易使第一锁定钉穿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髓内钉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可有限二次滑动的改良股骨近端三角髓内钉。
背景技术
由于老年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轻微的外伤或跌伤即可导致髓部骨折包括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等,因此髓部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部位,常用的内固定主要的并发症是内固定术后发生髓关节内翻畸形、螺钉从股骨头切出,经过长期临床经验总结, 发现股骨近端髓内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老年患者骨质疏松,内固定不确切,固定后期稳定性不足所致。此外,可滑动设计的螺钉有使骨折端相互抵触,促进愈合,但是由于老年骨质疏松,缺少足够的支撑,过度的二次滑动,导致更严重的并发症出现。如果是无滑动作用的内固定,骨折端骨质吸收后,形成间隙性的骨缺损,不利于骨折愈合。因此我们改良设计了允许滑动范围的股骨近端三角髓内钉。
中国专利文献CN202146355U公开了一种股骨近端三角髓内钉,包括从大粗隆顶点进钉的主钉,主钉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近段第一锁钉、近段第二锁钉和远段锁钉,主钉侧面观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近段第一圆孔、近段第二圆孔和远段音叉结构,其三者轴心均在主钉侧面的中心线上,远段音叉结构内插置有远段锁钉,近段第二锁钉穿过近段第二圆孔,近段第二锁钉的前中部开设有第二锁钉圆孔,近段第一锁钉分别穿过近段第一圆孔和第二锁钉圆孔,近段第一锁钉、近段第二锁钉和主钉近段形成三角形结构。该股骨近端三角髓内钉,同样采用三角形稳定原理,能够增加螺钉在股骨头、颈内的稳定性,但是显而易见的是其配合紧凑,如其近段第二锁钉上设有第二锁钉圆孔,其目的是与近段第一锁钉相合构成稳定的三角形,最终会形成无滑动作用的内固定,骨折端骨质吸收后,容易形成骨缺损,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骨折端吸收后留下的间隙,可以通过有限的二次滑动,实现断端再次接触,且由于第二锁钉圆孔不具有相对较大的空间,导致第一锁钉的进钉会十分困难。
中国专利文献CN109171927A公开了一种股骨颈髓内钉,该股骨颈髓内钉包括内钉本体、锁钉螺钉、两个固定插片和加压尾帽;内钉本体侧面设置有两个反锥度槽,反锥度槽由内钉本体的近端延伸至远端;靠近内钉本体的近端的位置设置有长孔加压槽,长孔加压槽由内钉本体的侧面朝垂直于轴线的方向贯穿;内钉本体的近端端面上设置有锁钉配合螺纹孔,锁钉配合螺纹孔与长孔加压槽连通;加压尾帽包括帽头和螺杆;固定插片插入到反锥度槽中,锁钉螺钉穿过长孔加压槽,螺杆由锁钉配合螺纹孔穿入并与锁钉螺钉抵接;固定插片的端部嵌入到帽头中。该技术方案解决解决的是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股骨颈钉容易松脱,导致固定不稳的技术问题,其内钉本体上设有长孔加压槽,其将内钉本体植入到股骨颈后,将锁钉螺钉拧入长孔加压槽中,最后将加压尾帽从锁钉配合螺纹孔处拧入,直至与锁钉螺钉抵接,此时加压尾帽与锁钉螺钉抵接起到了二次加压的效果,使得内钉本体的固定更为紧固,显而易见的是其内钉本体上的长孔加压槽目的是使加压尾帽所施加的压力能准确、完全作用于锁钉螺钉上,从而实现上述加压效果;因此,其与本申请所展示的有限滑动的效果无关,不能形成对本实用新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技术启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同济医院,未经上海市同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7550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船用电缆/管路防火核屏蔽密封贯穿装置
- 下一篇:一种扣式电池及其外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