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数控机床维修用螺丝旋拧部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22755362.X | 申请日: | 2021-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986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何兴凯;邢福亮;陈士宇;毕春久;朱东波;杨国欣;阎宏东;于经乙;杨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中禹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3/48 | 分类号: | B25B13/48;B25B23/16;B25G1/00;B23P1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426 辽宁省大连市庄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控机床 维修 螺丝 部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数控机床维修用螺丝旋拧部件,包括螺丝主体,所述螺丝主体的旋拧端卡接有旋拧帽,所述旋拧帽的闭合端焊接有第一旋杆,所述第一旋杆距离旋拧帽较远一端限位铰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距离第一旋杆较远一端限位铰接有第二旋杆;通过设置的第一旋杆、转动杆与第二旋杆,有效的避免了现有螺丝旋拧部件直杆结构旋拧力臂小使用费力,有利于增加螺丝旋拧部件旋拧力臂,提高了螺丝旋拧部件使用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丝旋拧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控机床维修用螺丝旋拧部件。
背景技术
扳手是常见的螺丝旋拧部件,由于螺丝与接触物之间挤压紧密,在螺丝旋转时,需要克服很大的摩擦阻力,现有的螺丝旋拧扳手在使用时多为直杆结构在对数控机床中使用螺丝旋拧时极为费力,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数控机床维修用螺丝旋拧部件。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数控机床维修用螺丝旋拧部件,通过设置的第一旋杆、转动杆与第二旋杆,有效的避免了现有螺丝旋拧部件直杆结构旋拧力臂小使用费力,有利于增加螺丝旋拧部件旋拧力臂,提高了螺丝旋拧部件使用舒适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数控机床维修用螺丝旋拧部件,包括螺丝主体,所述螺丝主体的旋拧端卡接有旋拧帽,所述旋拧帽的闭合端焊接有第一旋杆,所述第一旋杆距离旋拧帽较远一端限位铰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距离第一旋杆较远一端限位铰接有第二旋杆。
优选的,所述第一旋杆和第二旋杆与转动杆的铰接端均开设有转向槽,且转向槽的形状为“U”形。
优选的,所述第二旋杆距离转动杆较远一端焊接有驱动把手,且驱动把手的表面套设有海绵垫。
优选的,所述螺丝主体的旋拧端圆周阵列有若干个凹块,所述旋拧帽的内壁圆周阵列有若干个凸块,且凸块可限位滑动于凹块内部。
优选的,所述螺丝主体的旋拧端面开设有十字槽,所述旋拧帽的内底面安装有十字凸块。
优选的,所述转动杆与第一旋杆限位铰接最大旋转角度为180°,所述转动杆与第二旋杆限位铰接最大旋转角度为18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的第一旋杆、转动杆与第二旋杆,有效的避免了现有螺丝旋拧部件直杆结构旋拧力臂小使用费力,有利于增加螺丝旋拧部件旋拧力臂,提高了螺丝旋拧部件使用舒适性;
2、通过设置的第一旋杆、转动杆与第二旋杆,有利于使用者对螺丝旋拧部件进行折叠收放,减少螺丝旋拧部件占用空间,增加了螺丝旋拧部件功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第一旋杆、转动杆与第二旋杆拉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十字槽结构放大示意图;
其中:1、螺丝主体;2、旋拧帽;3、第一旋杆;4、转动杆;5、第二旋杆;6、驱动把手;7、凹块;8、凸块;9、转向槽;10、十字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中禹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大连中禹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7553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矿测量仪用可调节支架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超轻船用充气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