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婴猴联排护理笼有效
申请号: | 202122770362.7 | 申请日: | 2021-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194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李秉湧;吴伟东;吕海洲;刘梅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金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1/03 | 分类号: | A01K1/03;A01K1/0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71100 海南***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婴猴联排 护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婴猴联排护理笼,包括饲养笼本体,饲养笼本体包括矩形框架,其中,所述饲养笼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实现饲养笼本体壁挂安装的壁挂托架;所述矩形框架的六个面均为间隔设置有笼挡梁的栅栏结构,矩形框架的内部间隔设置有纵向设置、用于将矩形框架分隔成若干个笼室的立隔板;所述笼室的前笼面均设置有可向上拉动的笼室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由壁挂托架托设的栅栏结构的饲养笼本体,不但方便安装在适宜婴猴生长的环境中,从而实现没有妈妈照料的婴猴的隔离喂养,还便于对婴猴排出的便、尿进行清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饲养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实现隔离喂养婴猴的联排护理笼。
背景技术
猴是群居动物,在猴的饲养过程中,通常将一定数量的猴放在一个大笼中饲养。
猴在饲养繁殖的过程中,有的母猴在生产下婴猴后死亡,婴猴在失去妈妈的情况下,无法在群居有大猴的大笼中生存;同时,社会上和大自然界中也有被遗弃的婴猴,遗弃的婴猴被收养饲养也同样无法在群居有大猴的大笼中生存。因此,能解决没有妈妈照料的婴猴的饲养问题,是现阶段本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婴猴联排护理笼,可有效解决没有妈妈照料的婴猴的饲养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婴猴联排护理笼,包括饲养笼本体,饲养笼本体包括矩形框架,其中,所述饲养笼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实现饲养笼本体壁挂安装的壁挂托架;所述矩形框架的六个面均为间隔设置有笼挡梁的栅栏结构,矩形框架的内部间隔设置有纵向设置、用于将矩形框架分隔成若干个笼室的立隔板;所述笼室的前笼面均设置有可向上拉动的笼室门。
优选的,所述笼室的前笼面的笼挡梁纵向设置且相互间平行。
优选的,所述笼室门包括上门梁和下门梁;所述上门梁设置在矩形框架的前框架顶部上;所述下门梁设置在矩形框架的前框架底部上,下门梁的两端分别通过开设的通孔穿设在笼室门两侧的笼挡梁上;所述上门梁和下门梁之间间隔设置有与笼室门两侧的笼挡梁相配套的门挡梁。
优选的,所述矩形框架的前框架顶部开设有用于穿出门挡梁的穿孔。
优选的,所述笼室的前笼面外侧均通过设置的托架托设有喂食盒。
优选的,所述笼室的的顶部均设置有自动饮水器。
优选的,所述壁挂托架包括横梁,横梁沿壁挂面横向固定,横梁的下部间隔设置有纵向设置并与壁挂面固定连接的纵梁,横梁的前部与纵梁相对应的位置垂直支设有托梁,各托梁位于同一水平面,各托梁和相对应的纵梁之间倾斜设置有撑梁;所述饲养笼本体固定在托梁上。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技术进步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由壁挂托架托设的栅栏结构的饲养笼本体,不但方便安装在适宜婴猴生长的环境中,从而实现没有妈妈照料的婴猴的隔离喂养,还便于对婴猴排出的便、尿进行清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其中:1.壁挂托架、11.横梁、12.纵梁、13.托梁、14.撑梁、2.饲养笼本体、21.矩形框架、22.笼挡梁、23.立隔板、24.笼室门、241.上门梁、242.下门梁、243.门挡梁、25.喂食盒、26.自动饮水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婴猴联排护理笼,结合图1至图2所示,包括饲养笼本体2和壁挂托架1,其中,壁挂托架1设置在饲养笼本体2的底部,将饲养笼本体2托起一定高度,壁挂在壁挂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金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海南金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7703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墨加工设备用除尘结构
- 下一篇:一种防止货物掉落的装卸搬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