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砂高效沉淀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790671.0 | 申请日: | 202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770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邹琦;王义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助邦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52;C02F1/56 |
代理公司: | 上海汇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64 | 代理人: | 童强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沉淀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加砂高效沉淀池装置,包括混凝区、絮凝区和分离区,所述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混凝区、絮凝区和分离区,所述混凝区一侧设置有絮凝区,所述絮凝区与混凝区相对应一侧设置有分离区,所述分离区上一侧固定安装有中心进水管。该种加砂高效沉淀池装置,污泥流入连接管后,污泥抽液泵对污泥进行抽取,从而使得污泥通过连接管进入微砂回收器中,当污泥流入微砂回收器中,微砂回收器工作,对污泥中投入的石英砂载体进行分离,分离出的微砂会通过进砂管再次流入絮凝区中,使得能够对微砂进行回收再利用,从而能够有效避免石英砂载体出现浪费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加砂高效沉淀池装置。
背景技术
高效沉淀池是应用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一种构筑物,净化水质的设备。利用水的自然沉淀或混凝沉淀的作用来除去水中的悬浮物。沉淀池按水流方向分为水平沉淀池和垂直沉淀池。沉淀效果决定于沉淀池中水的流速和水在池中的停留时间。为了提高沉淀效果,减少用地面积,目前多采用蜂窝斜管异向流沉淀池、加速澄清池、脉冲澄清池、高效沉淀池等。
一套完整的高效沉淀池由三个连续布置的钢结构或混凝土结构的反应装置构成。高效沉淀池的澄清功能由快速混凝、絮凝和沉淀三个独立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工艺组合来实现。絮凝区对污水进行处理时,会设投入石英砂载体对原水进行中和,但是,原水被泥水分离后,石英砂载体会和污泥一起排出,从而导致石英砂载体大量浪费的情况,另外传统高效沉淀池表面负荷低,导致处理后的出水水质不稳定等问题。
综上所述,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特别需要一种加砂高效沉淀池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砂高效沉淀池装置,具备能够对石英砂载体进行回收利用、沉淀池出水水质稳定等优点,解决了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能够对石英砂载体进行回收利用、沉淀池出水水质稳定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加砂高效沉淀池装置,包括混凝区、絮凝区和分离区,所述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混凝区、絮凝区和分离区,所述混凝区一侧设置有絮凝区,所述絮凝区与混凝区相对应一侧设置有分离区,所述分离区上一侧固定安装有中心进水管,所述中心进水管末端固定安装有导流筒,所述导流筒上与中心进水管相对应一侧固定安装有集水槽,所述导流筒内侧设置有刮泥机,所述分离区下方中部开设有导泥口,所述导泥口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固定安装有污泥抽液泵,所述连接管末端固定安装有微砂回收器,所述微砂回收器下方固定安装有进砂管,所述进砂管末端贯穿絮凝区上部一侧,并延伸至絮凝区内侧,所述微砂回收器上方固定安装有排污管。
优选的,所述混凝区上一侧固定安装于进液管,所述混凝区上中部固定安装有混凝搅拌机。
优选的,所述絮凝区上中部固定安装有絮凝搅拌机。
优选的,所述刮泥机的末端与分离区内侧底部面相互贴合。
优选的,所述分离区一侧上固定安装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集水槽相互连通。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种加砂高效沉淀池装置,污泥流入连接管后,污泥抽液泵对污泥进行抽取,从而使得污泥通过连接管进入微砂回收器中,当污泥流入微砂回收器中,微砂回收器工作,对污泥中投入的石英砂载体进行分离,分离出的微砂会通过进砂管再次流入絮凝区中,使得能够对微砂进行回收再利用,从而能够有效避免石英砂载体出现浪费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助邦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助邦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7906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