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板体消能墙有效
申请号: | 202122791222.8 | 申请日: | 202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525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漆蔚波;毛华;胡正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和中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56 | 分类号: | E04B2/56;E04B1/61;E04B1/98;E04H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图灵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93 | 代理人: | 谢微 |
地址: | 200241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体消能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板体消能墙,涉及填充墙技术领域。一种板体消能墙,包括框架和墙板,墙板设置在框架围成的空间内,所述墙板由多层板材单元依次连接,相邻板材单元之间通过阻尼部柔性连接;最下层板材单元的底端与框架刚性连接,最上层板材单元的顶端与框架通过上下移动构件连接,所述上下移动构件用于约束最上层板材单元与框架的水平相对运动但允许二者的竖向相对运动;在震动激励下,所述板材单元之间能够基于阻尼部发生相对位移以耗能。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施做方便、减震耗能效果稳定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填充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板体消能墙。
背景技术
在一般的建筑结构中,通常会设置填充墙进行功能分割和外部围护,其中,采用预制板材制作的预制墙板属于常用的填充墙结构之一。常用的预制墙板,比如聚合物板、石膏板、木制板、水泥板、复合材料板等。在传统抗震设计中,墙板通常被当作非结构构件,并不属于主体结构,因此在一般的建筑结构中对墙板与主体结构的连接通常是不设消能减震结构,使得墙板对于地震能量造成的震动作用缺乏自我抗拒和保护能力,加上墙板的抗剪强度往往较低,在地震中破坏较早也较为严重。同时,在实际震害中发现,墙板实际上参与了结构体系的地震剪力分配,并与主体结构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对主体结构造成一定的影响。
基于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提供了在主体结构中采用预制减震墙板替代传统墙板,一来可以减小墙体对主体结构产生的附加刚度效应、约束效应,同时可以提供一定的附加阻尼消耗地震能量。比如,中国专利申请202010677740.4公开的一种装配式消能减震墙板结构:墙板包括两个大小形状相同的L形分墙板;两个L形分墙板的水平接触界面处填充有阻尼层,且通过钢板平面内受弯变形耗能器相互连接;两个L形分墙板的竖向接触界面处于墙板中部,且竖向接触界面处均固定有撞击缓冲层,撞击缓冲层之间填充柔性填充物。在小震作用下,墙板结构承担大部分剪力,两个L形分墙板发生微小相对位移,阻尼层参与耗能;在中震作用下,两个L形分墙板之间发生较大相对位移,钢板平面内受弯变形耗能器与阻尼层共同消耗地震输入能量;在大震作用下,除阻尼层和钢板平面内受弯变形耗能器耗能以外,两个L形分墙板发生撞击,耗散地震输入能量。然而,上述技术方案中,L形预制墙板的设计、工厂制作、运输和现场拼装不可避免会产生额外费用,这些额外费用对于重要建筑来说尚可接受,但对于一般建筑或农村建筑来说可能不太容易接受。
再比如,比如中国专利zl201821288844 .0,其公开了一种摩擦型木制消能减震装置:包括下侧木板墙和上侧木板墙,下侧木板墙与上侧木板墙之间通过木连接件连接,下侧木板墙和上侧木板墙分别设有燕尾状的凹槽,木连接件设有两个燕尾状的榫,两个榫分别插入到下侧木板墙和上侧木板墙的凹槽中,凹槽的底面与榫的顶面之间设有摩擦板,摩擦板通过化学粘胶或木制连接件与榫的顶面连接。在地震作用下,主体结构中出现层间相对位移时,下侧木板墙和上侧木板墙之间发生水平相对位移并通过摩擦材料的摩擦耗散地震能量。然而,由于主体结构的框架出现层间相对位移时会导致层间高度降低,对木墙板产生竖向挤压,可能会导致木墙板的破坏,影响减震耗能效果。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做方便、减震耗能效果稳定的消能减震墙板结构是当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板体消能墙。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板体消能墙,墙板由多层板材单元依次连接,相邻板材单元之间通过阻尼部柔性连接,最上层板材单元的顶端与框架通过上下移动构件连接,使得最上层板材单元与框架可以发生竖向相对运动从而降低或消除框架对墙板的竖向挤压作用;在震动激励下,所述板材单元之间能够基于阻尼部发生相对位移以耗能。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施做方便、减震耗能效果稳定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板体消能墙,包括框架和墙板,墙板设置在框架围成的空间内,所述墙板由多层板材单元依次连接,相邻板材单元之间通过阻尼部柔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和中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和中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7912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增强型支墩式消能装置
- 下一篇:一种燃气表壳涂装水分烘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