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秸秆肥加工用处理效果好的废料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800178.2 | 申请日: | 202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38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寿英;张雅萍;张鹏 |
主分类号: | A01F29/06 | 分类号: | A01F29/06;A01F29/09;A01F29/14 |
代理公司: | 青岛博展利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87 | 代理人: | 李芬 |
地址: | 7476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秸秆 工用 处理 效果 废料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秸秆肥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秸秆肥加工用处理效果好的废料处理装置。其技术方案包括:挤压管、接料箱与粉碎架,接料箱的顶部通过支撑架安装有挤压管,挤压管的一端安装有造粒头,挤压管的顶部安装有安装箱,安装箱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粉碎架,粉碎架的内部安装有两组破碎辊,挤压管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螺旋挤压杆,且螺旋挤压杆的一端安装有刮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螺旋挤压杆可带动刮板进行旋转,从而可对造粒头排出的秸秆进行刮切,从而使造粒头内部的条状秸秆切断成颗粒排出,保证了秸秆颗粒的均匀性,同时旋转的刮板可避免造粒头堵塞,有效解决了造粒头堵塞的问题,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处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秸秆肥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秸秆肥加工用处理效果好的废料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秸秆肥是指把作物秸秆直接翻耕入土用作基肥,或用作覆盖物,秸秆肥与原始秸秆相比,秸秆生物有以与尿素配合使用能明显提高土壤生物量碳,氮的含量,增幅约为3-4倍,土壤微生物量氮与土壤的供氮能力关系非常密切,前期发生强烈的微生物增殖过程,则中后期必会发生无机氮释放过程,这对作物的生长发育极为重要,同时提高了肥料氮利用率,而在秸秆肥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其废料进行处理,为此提出一种秸秆肥加工用处理效果好的废料处理装置。
经检索,专利公告号为CN213718823U公开一种秸秆废料处理装置,包括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下侧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腿的端部安装有粉碎槽,所述粉碎槽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粉碎槽的正面设置有开关按钮,所述粉碎槽内部的前侧安装有第一下料板,所述粉碎槽内部的后侧安装有第二下料板,所述第一下料板的后侧设置有第一切割刀,所述第一切割刀的左右两侧且穿过粉碎槽均设置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粉碎槽的右侧且通过第一连接轴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切割刀的后侧且位于第二下料板的前侧设置有第二切割刀,所述第二切割刀的左右两侧且穿过粉碎槽均设置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粉碎槽的右侧且通过第二连接轴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粉碎槽的左下侧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基面安装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驱动端与粉碎槽左侧的第二连接轴相连接,所述粉碎槽的上侧安装有进料。
现有的秸秆废料处理装置存在的缺陷是:
1、现有的秸秆废料处理装置无法对出料端进行清理,导致出料端容易粘连物料,导致出料口堵塞的问题,从而需要工作人员停机清理,不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停机清理也降低了装置对秸秆废料处理效率,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
2、现有的秸秆废料处理装置不便于对秸秆物料进行收集,需要工作人员通过手动收集物料,降低了物料收集的效率,且无法对装置内壁进行清理,降低了对秸秆物料收集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秸秆肥加工用处理效果好的废料处理装置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秸秆肥加工用处理效果好的废料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秸秆肥加工用处理效果好的废料处理装置,包括挤压管、接料箱与粉碎架,所述接料箱的一侧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延伸至接料箱内部的丝杆,所述丝杆的外侧通过丝套安装有推料板,所述接料箱的顶部通过支撑架安装有挤压管,所述挤压管的一端安装有造粒头,所述挤压管的顶部安装有安装箱,所述安装箱的顶部安装有下料斗,所述安装箱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粉碎架,所述粉碎架的内部安装有两组破碎辊,所述粉碎架的正面安装有破碎电机,且破碎电机的输出端与破碎辊的一端连接,所述挤压管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螺旋挤压杆,且螺旋挤压杆的一端安装有刮板。
优选的,所述挤压管的顶部通过合页安装有检修盖,且检修盖的两侧安装有固定旋钮。
优选的,所述接料箱的顶部一侧安装有下料板,接料箱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且接料箱的底部两侧安装有滚轮。
优选的,所述破碎辊一侧安装有延伸至粉碎架背面的齿轮组,且齿轮组的外侧安装有防护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寿英;张雅萍;张鹏,未经张寿英;张雅萍;张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8001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散热性能好的新能源用蓄电池组
- 下一篇:夹芯板保护膜循环利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