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规格蜂窝陶瓷用单元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2802686.4 | 申请日: | 202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726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博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兴王子制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3/26 | 分类号: | B28B3/26 |
代理公司: | 无锡知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18 | 代理人: | 张超 |
地址: | 2142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规格 蜂窝 陶瓷 单元 成型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规格蜂窝陶瓷用单元成型模具,包括圆形模具板,在圆形模具板的正面形成由若干圆形进泥孔构成的方形进泥平面,在圆形模具板的反面形成由若干均匀连续分布的方形出泥孔构成的方形出泥平面,圆形进泥孔延伸至圆形模具板中并与另一侧方形出泥孔在圆形模具板中的延伸段接合,一个圆形进泥孔连接四个相邻方形出泥孔的连接处,在方形出泥平面的周向还设有均匀分布的向外侧发散的导泥槽。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能够形成用于拼接各种类型蜂窝陶瓷的方形单元件,且通过设计导泥槽,使得最边缘的泥料会滑入导泥槽而非对边缘的单元壁面形成压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蜂窝陶瓷过滤器,特别是一种大规格蜂窝陶瓷用单元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蜂窝陶瓷一般直接形成方形或圆形结构,但是对于大规格而小孔径的蜂窝陶瓷来说,如直径1m以上,孔径却只有0.5mm左右的,直接成型困难,现有的工艺条件无法达到,同时,现有还会存在方形的蜂窝陶瓷结构,即使达到,需要运输到特定地点也会产生更多的运输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大规格蜂窝陶瓷无法直接形成,及成型后的大规格蜂窝陶瓷运输困难的问题。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规格蜂窝陶瓷用单元成型模具,包括圆形模具板,在圆形模具板的正面形成由若干圆形进泥孔构成的方形进泥平面,在圆形模具板的反面形成由若干均匀连续分布的方形出泥孔构成的方形出泥平面,圆形进泥孔延伸至圆形模具板中并与另一侧方形出泥孔在圆形模具板中的延伸段接合,一个圆形进泥孔连接四个相邻方形出泥孔的连接处,在方形出泥平面的周向还设有均匀分布的向外侧发散的导泥槽。
通过方形进泥平面和方形出泥平面的配合,形成方形的单元体,因为圆形的单元体无法进行拼接,而方形的单元体不仅可以用于形成大规格的方形蜂窝陶瓷,还能形成大规格圆形蜂窝陶瓷的中间部分。
通过设计四周的导泥槽,使得泥料输出的压力被分散到各导泥槽中,这样就不会使得最外侧的壁成型和内侧的壁成型存在太大差异。
进一步地,位于最外围的圆形进泥孔延伸至圆形模具板中并与另一侧方形出泥孔和导泥槽共同延伸后形成的夹角处对接。
最外侧能够和导泥槽对接,使得导泥槽产生效果。
进一步地,被最外围圆形进泥孔包围的其他圆形进泥孔延伸至圆形模具板中并与另一侧方形出泥孔在圆形模具板中的延伸段接合,一个圆形进泥孔连接四个相邻方形出泥孔的连接处。
内侧的由于和多个方形出泥孔连接,故可以很好的完成挤出压力的分担。
进一步地,方形出泥孔和导泥槽自圆形模具板上凸起,在圆形模具板上形成台阶。
为了和盖板配合。
进一步地,还包括与圆形模具板配合的盖板,盖板周向形状与圆形模具板相同,在盖板上形成能够和台阶适配的卡槽,卡槽上延伸出能够盖住所有导泥槽的导泥板,包围的导泥板共同形成导泥面。
当盖上盖板后,能够完全封闭导泥槽表面,使得导泥向外侧施加挤出力,而非向出泥面。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能够形成用于拼接各种类型蜂窝陶瓷的方形单元件,且通过设计导泥槽,使得最边缘的泥料会滑入导泥槽而非对边缘的单元壁面形成压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圆形模具板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圆形模具板反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用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兴王子制陶有限公司,未经宜兴王子制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8026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书写笔
- 下一篇:一种人脸识别摄像头用便于调节角度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