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雨生红球藻破壁制造用破壁沉淀一体罐有效
申请号: | 202122803574.0 | 申请日: | 202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740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朱洁;胡迪;胡月菲;段兴福;肖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雨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12M1/02 |
代理公司: | 昆明普发诺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9 | 代理人: | 华楠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滇中新区中宁路1668***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雨生红球藻破壁 制造 用破壁 沉淀 一体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雨生红球藻破壁制造用破壁沉淀一体罐,涉及破壁沉淀一体罐技术领域,包括一体罐主体和进料斗,进料斗的底端连通在一体罐主体的顶端,一体罐主体的内部分别开设有破壁腔、输送区和沉淀区,输送区的内壁固装有动力管,动力管的内部分别开设有一号动力区和二号动力区,一号动力区的内壁安装有高速电机,高速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一号电机轴。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破壁腔、高速电机、一号电机轴、刀片、沉淀区、低速电机、二号电机轴、带动辊和桨叶,能够在对雨生红球藻进行破壁沉淀时进行流水线作业,无需将原料取出即可在一体罐主体的内部完成破壁与沉淀,降低在转移原料的过程中被外界的杂物污染原料的概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破壁沉淀一体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雨生红球藻破壁制造用破壁沉淀一体罐。
背景技术
雨生红球藻又名红球藻,是一种淡水单胞绿藻,是团藻目、红球藻科、红球藻属的植物,该藻能大量累积虾青素而呈现红色,虾青素作为目前发现的一种最高效的纯天然抗氧化剂,雨生红球藻是公认的在自然界中生产天然虾青素的最理想来源,所以人们会对红球藻进行收集、清洗、破壁、沉淀和处理后,提取该藻内部的虾青素,但是在对该藻进行破壁与沉淀时,需要将加工过程中的原料从单罐取放至另一个单罐中,在转移的过程中,容易使原料受到外界杂物的污染,造成后期提取虾青素存在不便,现今缺少一种破壁沉淀一体罐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雨生红球藻破壁制造用破壁沉淀一体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雨生红球藻破壁制造用破壁沉淀一体罐,包括一体罐主体和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底端连通在一体罐主体的顶端,所述一体罐主体的内部分别开设有破壁腔、输送区和沉淀区,所述输送区的内壁固装有动力管,所述动力管的内部分别开设有一号动力区和二号动力区,所述一号动力区的内壁安装有高速电机,所述高速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一号电机轴,所述一号电机轴的顶端安装有刀片,所述二号动力区的内壁安装有低速电机,所述低速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二号电机轴,所述二号电机轴的底端固装有带动辊,所述带动辊的外表面固装有桨叶,所述输送区的内壁设置有输送结构,所述一体罐主体靠近底端的外表面设置有辅助沉淀组件。
为了将一体罐主体撑离地面,本实用新型改进有,还包括支撑腿和加强筋,所述支撑腿的顶端固装在一体罐主体的外表面,所述加强筋固装在支撑腿的外表面。
为了在不取出原料的情况下完成对原料的转移,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输送结构包括输送管和操作槽,所述输送管的两端分别与破壁腔和沉淀区连通,所述输送管的外表面安装有一号阀门,所述操作槽开设在输送区的内壁。
为了提升电机轴与一体罐主体连接处的密封性,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一号电机轴和二号电机轴的外表面均通过密封轴承与一体罐主体转动连接,所述一体罐主体的底端呈锥形斗状。
为了提高原料沉淀的效率,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辅助沉淀组件包括送水管、出水管和出料管,所述送水管、出水管和出料管均与一体罐主体靠近底端的外表面连通。
为了方便对经过破壁后的原料进行辅助沉淀的工作,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送水管、出水管和出料管有上而下依次设置,所述送水管的外表面安装有二号阀门。
为了方便控制出水管和出料管内部流量的大小,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出水管的外表面安装有三号阀门,所述出料管的外表面安装有四号阀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破壁腔、高速电机、一号电机轴、刀片、沉淀区、低速电机、二号电机轴、带动辊和桨叶,能够在对雨生红球藻进行破壁沉淀时进行流水线作业,无需将原料取出即可在一体罐主体的内部完成破壁与沉淀,降低在转移原料的过程中被外界的杂物污染原料的概率,方便后期提取虾青素,通过设置输送管和操作槽,能够在不取出原料的情况下直接将破壁后的雨生红球藻进行输送,使其直接进入沉淀区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雨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南雨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8035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雨生红球藻加工用杂质过滤装置
- 下一篇:一种雨生红球藻加工用均质乳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