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调压功能的自动负压引流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2807405.4 | 申请日: | 202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728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怡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睿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51 | 代理人: | 王海滨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滨海新区华苑产业***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调压 功能 自动 引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调压功能的自动负压引流器,包括引流罐体,引流罐体的上部连接有设备舱,引流罐体与引流管组连接;在设备舱底面设有与引流罐体内部相连通的抽气口,设备舱的上盖上设置有排气孔;在设备舱内设置有微型负压泵和单向气阀,微型负压泵的抽气嘴连接单向气阀的出气口,单向气阀的进气口伸入抽气口与引流罐体连通;在设备舱上设置有用于调控引流罐体内不同负压等级的调控开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负压引流器,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调压功能的自动负压引流器。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如乳腺癌根治术后的维护期的引流使用的负压引流器,是一次性预置负压的引流器,在使用过程中负压会减小,引流效果就会差一些,影响病人的术后恢复。专利号为201620271600.6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全自动负压引流器,该引流器内置微型负压泵和相应的自动控制系统,能够根据引流罐体内的负压状态,控制微型负压泵进行自动抽气,保持引流罐体内的负压。该专利虽然实现了主动抽气保持负压的功能,但还存在以下不足:
1,负压引流器不具有调压功能,只具有一种额定负压工作状态,因此适用范围有限,不能满足用户对于不同负压的使用需求。
2,负压引流器的微型负压泵的抽气口是直接与引流罐体内连通,这就会造成,当微型负压泵不工作时,引流罐体内部和外部大气之间是透过微型负压泵内部是连通的,外部的大气能够透过微型负压泵内部进入到引流罐体内部,因此一旦微型负压泵停止工作,引流罐体内部会很快损失负压,微型负压泵需要持续的工作才能维持引流罐体内部具有足够的负压,这就势必会影响电源模块的有效供电时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调压功能的自动负压引流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具有调压功能的自动负压引流器,包括引流罐体,引流罐体的上部连接有设备舱,引流罐体与引流管组连接;在设备舱底面设有与引流罐体内部相连通的抽气口,设备舱的上盖上设置有排气孔;在设备舱内设置有微型负压泵和单向气阀,微型负压泵的抽气嘴连接单向气阀的出气口,单向气阀的进气口伸入抽气口与引流罐体连通;在设备舱上设置有用于调控引流罐体内不同负压等级的调控开关。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调控开关采用旋钮式多档位开关。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设备舱内设置有微控制器、第一气压传感器和第二气压传感器,第一气压传感器和第二气压传感器均与微控制器相连,其中,第一气压传感器伸入引流罐体内,用于感应罐内的负压,第二气压传感器位于设备舱内,用于感应大气压;微控制器还与所述微型负压泵和所述调控开关相连。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设备舱的上盖上设置有负压指示灯,负压指示灯与微控制器相连,当引流罐体内具有负压是,微控制器控制该负压指示灯点亮,从而使用户能够得知引流罐体内具有负压。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引流管组包括长法兰管、变径接头、引流管和引流接头,引流罐体的顶部与长法兰管连接,使长法兰管与引流罐体内部相连通,该长法兰管竖直贯穿安装在设备舱中,长法兰管的上口通过变径接头连接引流管,引流管的进口处连接所述引流接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引流管采用透明塑料软管,在引流管上设置水止夹,水止夹内部具有一条镂空通道,该镂空通道的一侧宽度较大,另一侧宽度较小,当引流管位于镂空通道的较大宽度一侧,引流管处于导通状态,当引流管位于镂空通道的较小宽度一侧,引流管处于关闭状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长法兰管上口内设置有引流单向阀,防止引流罐体内的液体回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微控制器型号为STM8S103F;第一气压传感器和第二气压传感器的型号均为BMP180。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引流罐体采用透光塑料材质,并在引流罐体外壁上设置有刻度线,方便观察罐内液体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怡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怡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8074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