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皮下牵引针和皮下牵引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22808997.1 | 申请日: | 202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65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亓立国;陈春平;陈凤兰;杨琳;曹建国;李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昊普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B17/12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程猛 |
地址: | 225211 江苏省扬州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皮下 牵引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皮下牵引针,皮下牵引针具有在使用时更远离操作人员的远端和在使用时更靠近操作人员的近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皮下牵引针包括:连接区段,皮下牵引针经由所述连接区段能够与待牵引装置连接;柄部区段,所述柄部区段设置于连接区段的远侧,所述柄部区段供操作人员抓握,并且所述柄部区段至少在其部分长度上是弧形弯曲的;尖刺区段,所述尖刺区段设置于皮下牵引针的远端,所述尖刺区段具有主体部和刃部,所述刃部在使用时朝向外侧,即背向操作人员。有益效果在于,不容易误伤操作人员并且在使用时可以避让血管等组织。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皮下牵引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科渗液引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皮下牵引针和皮下牵引组件。
背景技术
在神经外科、普外科、胸外科、骨外科、心血管外科、甲状腺外科等科室,患者手术时通过需要安放引流导管,以引流排空皮下创面渗出液、积血、脑脊液、脓液等流体,减少患者感染概率,促进刀口快速愈合。这就需要用到将引流导管置入皮下组织的皮下牵引针。
目前常用的皮下牵引针,一般都是刃口朝向内侧、即面向操作人员,柄部为直型,刃部相较于柄部的仰(夹)角小。这些皮下牵引针在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皮肤及皮下造瘘口内径偏大、出血多、与引流导管之间有间隙(这造成密封差、易感染,引流导管留置时间短)、置管后需要补针缝合、牵引针的走行路径不易控制、偏长偏远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皮下牵引针和一种皮下牵引组件,其至少能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之一。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皮下牵引针,所述皮下牵引针具有在使用时更远离操作人员的远端和在使用时更靠近操作人员的近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皮下牵引针包括:
连接区段,皮下牵引针经由所述连接区段能够与待牵引装置连接;
柄部区段,所述柄部区段设置于连接区段的远侧,所述柄部区段供操作人员抓握,并且所述柄部区段至少在其部分长度上是弧形弯曲的;和
尖刺区段,所述尖刺区段设置于皮下牵引针的远端,所述尖刺区段具有主体部和刃部,所述刃部在使用时朝向外侧,即背向操作人员。
本实用新型的皮下牵引针的有益效果在于、但不限于,刃部设计成在使用时朝向外侧,即背向操作人员,因此不容易误伤操作人员。基于柄部区段的弧形弯曲,操作人员可以控制在不同的位置刺入和刺出以及在皮下组织内的不同的方位路径,以避让血管及控制引流导管走行最佳路径。
有利地,所述皮下牵引针还包括过渡区段,所述过渡区段设置于柄部区段和尖刺区段之间。
有利地,所述连接区段具有圆柱形的近端区段和远端区段,并且近端区段的横截面尺寸大于远端区段的横截面尺寸。
有利地,所述连接区段在其周向上设有凸缘,或者所述连接区段从近端向远端渐缩,或者所述连接区段具有多个相继的从远端向近端渐缩的锥形结构。
有利地,所述柄部区段在其大部分长度上是弧形弯曲的。
有利地,所述柄部区段在其整个长度上是弧形弯曲的。
有利地,所述刃部由两个彼此相交的面形成,所述面在使用时朝向外侧,即背向操作人员。
有利地,所述刃部具有刃口,所述刃口的邻接于主体部的部分形成钝化部。
有利地,所述钝化部通过对刃口的所述部分进行倒圆角或者机械磨平或者施加涂层而形成。
有利地,所述过渡区段是弧形弯曲的。
有利地,所述过渡区段的曲率大于柄部区段的曲率。
有利地,经过柄部区段的近端端点与过渡区段的远端端点的直线与尖刺区段的直线的中心轴线所形成的角度大于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昊普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昊普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8089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