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脸识别装置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2824908.2 | 申请日: | 2021-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438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振刚;黄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40/16 | 分类号: | G06V40/16;G06V10/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景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2 | 代理人: | 卢春燕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识别 装置 电子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脸识别装置及电子设备,包括:图像采集单元,用于接收采集指令,以采集待识别人脸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处理单元,与图像采集单元连接,用于在接收到人脸识别指令后,向图像采集单元发送采集指令,并对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处理,输出目标图像;识别单元,与处理单元连接,用于接收目标图像,并识别目标图像,输出对应的人脸识别结果。该装置通过采集待识别人脸的红外热成像图像和红外图像信息,并提取上述图像中的人脸的特征点和人脸温度分布的特征点,据此实现准确可靠的人脸识别,提高了人脸识别的防破解能力。同时可节约人脸识别装置的运算时间和功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脸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人脸识别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人脸识别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很多高端门锁都具有人脸识别功能。当人靠近门一定距离时,门锁自动启动人脸识别功能,人脸识别成功后自动开锁,给生活带来极大便利。
目前人脸识别的防破解方法主要是3D成像,即利用人脸的立体信息进行防破解。常用的方法包括双目成像,TOF(Time of Flight,飞行时间)成像和结构光成像。3D成像主要是针对基于照片的防破解方法,即当使用照片进行人脸识别时,3D成像方法能够有效识别人脸区域的平整度,并判断出是照片还是正常人脸信息,也可以将人脸的3D特征与模板中的特征进行比对。但是如果遇到人皮面具,甚至3D打印的人脸面具,常用的3D成像方法就很难判断出此人脸的真实性,识别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降低,导致非法伪造的人脸容易被识别成正常人脸,进而绕过防伪系统实现人脸非法识别,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人脸识别装置及电子设备。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人脸识别装置,包括:
图像采集单元,用于接收采集指令,以采集待识别人脸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包括人脸特征信息,所述第二图像包括人脸温度分布信息;
处理单元,与所述图像采集单元连接,用于在接收到人脸识别指令后,向所述图像采集单元发送所述采集指令,并对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处理,输出目标图像,所述目标图像包括所述人脸特征信息和所述人脸温度分布信息;
识别单元,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目标图像,并识别所述目标图像,输出对应的人脸识别结果。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人脸识别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该人脸识别装置还包括:位置检测单元,与所述图像采集单元连接,用于检测所述待识别人脸与所述图像采集单元的相对位置,在所述待识别人脸靠近所述图像采集单元时向所述处理单元发送所述人脸识别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位置检测单元包括:
红外光源,用于发出红外光信号;
光电二极管,用于接收对应于所述红外光信号的红外反射信号;
控制单元,与所述光电二极管和所述处理单元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红外反射信号,确定所述待识别人脸与所述图像采集单元的相对位置,在所述待识别人脸靠近所述图像采集单元时向所述处理单元发送所述人脸识别指令。
进一步地,该人脸识别装置还包括:电源管理单元,与所述处理单元和所述图像采集单元连接,用于为所述处理单元和所述图像采集单元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处理单元通过串口总线或者集成电路总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图像采集单元包括摄像头模组,所述摄像头模组至少包括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所述第一摄像头用于采集所述第一图像,所述第二摄像头用于采集所述第二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8249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麻将机及其推牌装置
- 下一篇:麻将机及其拾牌搬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