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盛放固形食物的可降解环保餐盒有效
申请号: | 202122829228.X | 申请日: | 202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476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郭晋丽;李凤彬;李苗苗;温昊翔;李文翡;高颖;杜二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晋中学院;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D65/46 | 分类号: | B65D65/46;B65D1/22;B65D81/38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郑晋周 |
地址: | 030619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盛放 食物 降解 环保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次性餐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盛放固形食物的可降解环保餐盒。针对现有技术中固形食物储运工具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结构包括盒体、盒盖,盒体包括再生纸浆制成的中间支撑层,中间支撑层内侧为植物纤维制成的内壁层,中间支撑层外侧为植物纤维制成的外壁层,所述的中间支撑层和内壁层、外壁层之间为糯米胶层,所述的盒盖结构与盒体相同,并且合扣在一起。所述的餐盒内侧壁层,中间层以及外侧壁层全部采用了完全可以降解的植物纤维材料制成的结构层。特别是对中间层的结构进了优化处理,使整个盒体的力学承载性能得到极大提升。主要用于固形食品食物储运。可以完全地自然降解,是完全无污染的绿色产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次性餐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盛放固形食物的可降解环保餐盒。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到一次性餐具,而目前现有的一次性餐具基本上均为塑料包装材料不能降解。
塑料餐盒为发泡材料,当食物温度达到65℃时,一次性塑料餐具中的有害物质将会渗入到食物中,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塑料由复合型材料制成,降解时间较长,自然处理需要200年甚至更久,若不加以处理会占用大量土地,土壤肥力难以恢复,若把废弃塑料直接进行焚烧处理,将会对大气造成二次污染。
现有技术中,专利CN202664554U公开了一种餐盒,本体由可降解的秸秆纤维层1和内侧塑料薄膜层2叠加而成。尽管秸秆纤维层能保证餐盒的使用强度,塑料薄膜层保证餐盒不渗漏,用完之后,外层秸秆纤维经过一段时间后会降解,但是内层塑料薄膜还是属于不可降解材料,而且是直接接触食物,在高温下还是会释放有毒物质。并且这种餐盒秸秆纤维层强度不是太高,使用时容易变形。
CN210276260U公开了一种环保型可降解一次性快餐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顶部设置有盒盖,所述盒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隔热板,所述盒盖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保护层,所述盒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橡胶底座,所述橡胶底座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热块,所述盒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保护膜,所述盒体背面且位于盒体和盒盖之间设置有连接部件。理论上可以实现隔热的效果,但是结构太复杂,成本高。
CN203262504U公开了一种含PHA的可降解发泡餐盒,包括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包括第一可降解层,所述第一可降解层是PHA层;以及第一基材层,该第一基材层是竹纤维层,在所述第一基材层的上表面覆盖所述第一可降解层,在所述第一基材层的下表面覆盖第一发泡层,所述第一发泡层是PS发泡层;在第一发泡层的下面具有第二基材层,所述第二基材层是竹纤维层,所述第二基材层的下表面覆盖第二可降解层,第二可降解层是PCL层。采用上述方案可显著提高餐盒的坚固性和健康性。该结构中使用了PS发泡材料,虽然不接触食物,但是作为垃圾,在焚烧,填埋后还是会产生污染。
上述现有技术,还是主要集中在解决餐盒的环保性能和安全性能,用于盛放快餐,例如刚加工好的具有一定温度的饭、菜、汤等。但是在生活中,除了快餐,我们还需要对一些其他的食物,例如面包、寿司、各种饼等固形食物进行盛放,搬运。这种食物的特点是没有汤汁,不需要刻意追求防渗漏。但是重量大,要求储运过程中不能变形,目前盛放这种食品类的餐具都以塑料,不锈钢等材料为主支撑,并不能达到绿色无污染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固形食物储运工具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盛放固形食物的可降解环保餐盒。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盛放固形食物的可降解环保餐盒,包括盒体、盒盖,盒体包括再生纸浆制成的中间支撑层,中间支撑层内侧为植物纤维制成的内壁层,中间支撑层外侧为植物纤维制成的外壁层,所述的中间支撑层和内壁层、外壁层之间为糯米胶层,所述的盒盖结构与盒体相同,并且合扣在一起。
本申请使用再生纸浆层作为中部的中间支撑层,起到支撑食物,防止变形以及隔热的效果,内侧壁和外侧壁层为植物纤维层,中间支撑层和餐盒内侧壁以及餐盒外侧壁之间设有无毒害的糯米胶层,起到粘结,以及一定时间内防止渗漏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晋中学院;太原理工大学,未经晋中学院;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8292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