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板式换热器换热片密封检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831640.5 | 申请日: | 202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819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董展;董泗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康鲁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32 | 分类号: | G01M3/32 |
代理公司: | 济南恒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91 | 代理人: | 伯朝矩 |
地址: | 250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式 换热器 换热片 密封 检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板式换热器换热片密封检漏装置,主要涉及换热器密封检漏设备领域。包括连接壳体、检测件,所述连接壳体的两端分别与板式换热器上、下端的内部空间相连通,且检测件设置在连接壳体内部,对连接壳体内部液压进行检测;所述检测件为液压传感器,且所述液压传感器通过集成主板上的传输模块与移动终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对板式换热器进行泄漏检测工作,使得板式换热器在发生泄漏问题时,其泄漏信息有效被密封检漏装置所检测,并将泄漏信息指示给工作人员,使工作人员根据指示信息对板式换热器进行维修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密封检漏设备领域,具体是板式换热器换热片密封检漏装置。
背景技术
板式换热器作为一种常见的换热装置,因为其本身具有非常好的换热性能,主要是因为换热板片之间在进行设置时,是紧密贴合的,致使热水和冷水在进行换热时,能够直接通过换热板片之间的流动,实现换热效果。因为在对板式换热器进行设置时,就要求各个换热半片之间紧密相贴合,进而避免板式换热器不会发生液体泄漏的问题。但是当板式换热器长时间使用后,因为换热板片之间是贴合设置的,致使很容易因为长时间使用而导致连接贴合不紧密,出现老化处漏液的问题,进而对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效率造成影响。现在很多换热器工厂均会派遣工作人员,定时间去厂房进行换热器的检查巡视工作,以保障换热器出现漏液问题时,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对换热器进行检修工作。但是这种设置方式需要工作人员经常对换热器进行巡查,并且对于一些换热器的死角位置,工作人员也能够对其进行检查,致使工作人员不能够及时对换热器进行泄漏维修工作。
基于上述问题,需要对板式换热器进行密封检漏装置的设计,使得当板式换热器发生泄漏问题时,密封检漏装置能够及时对板式换热器的泄漏信息进行检测,并将泄漏信息进行指示,以保障工作人员根据泄漏信息及时对换热器进行维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板式换热器换热片密封检漏装置,它能够对板式换热器进行泄漏检测工作,使得板式换热器在发生泄漏问题时,其泄漏信息有效被密封检漏装置所检测,并将泄漏信息指示给工作人员,使工作人员根据指示信息对板式换热器进行维修工作。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板式换热器换热片密封检漏装置,包括连接壳体、检测件,所述连接壳体的两端分别与板式换热器上、下端的内部空间相连通,且检测件设置在连接壳体内部,对连接壳体内部液压进行检测;所述检测件为液压传感器,且所述液压传感器通过集成主板上的传输模块与移动终端相连接。
所述连接壳体包括缓冲腔、检测腔,所述缓冲腔与检测腔之间通过缓冲隔板进行隔离;所述缓冲腔的下端与连接壳体的下开口端相连通,且缓冲腔通过设置在缓冲隔板上的进液孔与检测腔相连通,所述检测腔与连接壳体的下开口端位置连通设置有单向阀;所述缓冲腔的上端与连接壳体的上开口端相连通。
所述液压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检测腔的底面位置。
所述连接壳体的两端配合连接有法兰盘连接件。
所述连接壳体的两端均设置有透水隔离网层。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因为对于传统的板式换热器而言,在出现漏液问题时,需要工作人员进行现场勘查后,才能够检测到换热器是否发生泄漏问题。而在本装置中,将连接壳体与板式换热器相连通,通过检测件对板式换热器内部的液压进行检测,进而判断板式换热器是否发生泄漏的问题。并且设置的连接壳体的内部结构,能够排除液体流动对液压检测造成影响,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准确得到板式换热器是否发生泄漏问题,以避免因为液体流动问题对换热器内部液压的检测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与板式换热器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壳体内部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康鲁节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康鲁节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8316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