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气双通道一体化服务器机柜有效
申请号: | 202122831801.0 | 申请日: | 2021-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90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潘敏强;周晓宇;李超;陈坚泽;陈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液冷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王泽云 |
地址: | 528251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通道 一体化 服务器 机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气双通道一体化服务器机柜,包括外层机柜、液冷系统、蒸发器循环系统、内层机柜;所述内层机柜、蒸发器循环系统均安装于外层机柜内;所述液冷系统中设置服务器、换热器、供液分管和回液分管;所述蒸发器循环系统中设置蒸发器;所述服务器与蒸发器之间采用开孔板隔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化服务器机柜。通过室外干冷气利用室外空气自然冷源,通过压缩机使换热器的换热温差大和与服务器直接接触的液冷散热装置的热阻小,使换热效率有所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体化服务器机柜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气双通道一体化服务器机柜。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数据中心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设备性能迅速提升,功率密度显著增加,高性能的机架式服务器和刀片服务器以及存储设备的应用越来越普遍,虚拟化技术越来越多地用于整合服务器和存储。这种变化直接导致数据中心散热量可能从原先的千瓦上升到了几百千瓦,数据中心机房的功率密度不断增加,对数据中心机房地散热系统提出了挑战。
传统数据机房送风方式有底板风道送风、冷热通道隔离送风和全房间制冷送风等方式,该模式已不满足现代化机房高密度机柜地制冷需求,出现了局部过热、耗电量大等问题。如果机房的散热问题解决不好,就会严重威胁机房设备的安全运行。因此如何在满足设备使用要求的情况下,有效降低机房内空调系统的能耗是空调行业和数据机房运营行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根据制冷与空调工程协会的“数据处理环境准则”,数据中心温度范围为20~25℃,而要全年保持这样的室内温度,必须通过机械制冷方式实现。一般机房采用压缩机制冷系统全年运行,制取低温冷冻水或者低温制冷剂来冷却空气。此外还需要配置风机强制机房空气流动散热。据统计,这种方式下,空调能耗占机房总能耗的35%~45%。也有部分空调系统利用室外冷风、冷水系统自然冷却,这种降温方式主要通过减少压缩机的运行时间,来达到节能目的,但是在夏季高温时,仍然需要压缩机制冷,采用空调自然冷却时的节能效果大约可以达到50%左右,耗电量仍然大;此外,采用空气调节方式的降温,空调设备比较复杂,需要各种机械装置和转动设备,初投资大,维护比较麻烦。
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服务器的运算速度加快,服务器散热量和机房散热密度也随之增长,依靠大量空气进行散热的方式局限性越明显。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从节能和散热两个角度来看,空气冷却方式都已经难以满足服务器的散热需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换热效率高、可靠性高、噪音小、寿命长、安全环保的液气双通道一体式机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液气双通道一体化服务器机柜,包括:
包括外层机柜、液冷系统、蒸发器循环系统、内层机柜;所述内层机柜、蒸发器循环系统均安装于外层机柜内;所述液冷系统中设置服务器、换热器、供液分管和回液分管;所述蒸发器循环系统中设置蒸发器;所述服务器与蒸发器之间采用开孔板隔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室外干冷气利用室外空气自然冷源,通过压缩机使换热器的换热温差大和与服务器直接接触的液冷散热装置的热阻小,使换热效率有所提高。机房采用不引入室外的空气,确保了机房的空气洁净度和湿度,同时采用间接冷却方式,无杂质进入水循环系统,确保了机房的循环水不受污染,延长使用寿命,整个系统设计简单,投资低、安全环保,实现数据机房节能增效、安全可靠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液气双通道一体化服务器机柜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液冷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液冷时代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8318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