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气设备及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2841971.7 | 申请日: | 2021-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216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卢宇聪;何意;张上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58 | 分类号: | F23D14/58;F23D14/60;F24H9/1836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卢璐 |
地址: | 528305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设备 燃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设备及燃烧器,将燃气对应喷射到火排单片的引射端,一次空气同时通过第一进风口进入到第二腔,并进入到火排单片的引射端,与燃气混合形成混合气体在火排单片的火孔上燃烧。二次空气同步通过第二进风口、第三腔、第一进气孔进入到第一腔,经火排单片之间的间距在火孔参与燃烧,以使得燃气能够充分燃烧,保证燃烧工况,提高燃烧效率,降低烟气排放量。第一控风板设置于分气杆组件与第二连接板之间,使得第二腔与第三腔相互分隔开,这样能避免第一进气孔处的负压对进入到第二腔的一次空气造成影响,保证有足够量的一次空气通过第一进风口进入到第二腔,以保证燃烧工况,使燃烧更充分,大大提高燃烧效率,降低烟气排放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燃气设备及燃烧器。
背景技术
燃气设备,具体例如燃气热水器与采暖炉,包括有燃烧器,通过燃烧器将燃气燃烧来提供热能。燃烧器的燃烧工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燃气设备的燃烧工况的好坏、烟气含量高低和产品是否符合标准要求,以及安全性问题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燃烧器,其能有效地保证燃烧工况,减少烟气排量。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燃烧器,其能有效地保证燃烧工况,减少烟气排量。
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解决:
一种燃烧器,所述燃烧器包括:第一壳,所述第一壳包括底板以及与所述底板相连的第一侧板与至少一个第二侧板,所述底板、所述第一侧板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侧板围合形成第一腔;所述第一侧板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连接设置的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与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多个固定口,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腔连通的多个第一进气孔;火排单片与分气杆组件,所述火排单片设有多个,所述火排单片的引射端对应地设置于所述固定口,所述分气杆组件上设有与所述火排单片的引射端一一相应设置的多个喷嘴;第一控风板,所述第一控风板设置于所述分气杆组件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所述第一控风板与所述分气杆组件间隔设置形成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控风板、所述分气杆组件、所述第一连接板围合形成第二腔,所述第二腔与所述第一进风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控风板还与所述第二连接板间隔设置形成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一控风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围合形成第三腔,所述第三腔与所述第二进风口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燃烧器,与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上述的燃烧器工作时,分气杆组件的喷嘴将燃气对应喷射到火排单片的引射端,由于第二腔与第一进风口连通,一次空气同时通过第一进风口进入到第二腔,并进入到火排单片的引射端,与燃气混合形成混合气体,混合气体在火排单片的火孔上燃烧。此外,二次空气会同步通过第二进风口进入到第三腔,并通过第一进气孔进入到第一腔,经过火排单片之间的间距在火孔参与燃烧,以使得燃气能够充分燃烧,保证燃烧工况,提高燃烧效率,降低烟气排放量。另外,由于设置有第一控风板,第一控风板设置于分气杆组件与第二连接板之间,也就是第一控风板使得第二腔与第三腔相互分隔开,这样能避免第一进气孔处的负压对进入到第二腔的一次空气造成影响,保证有足够多的一次空气通过第一进风口进入到第二腔,从而能更好的保证燃烧工况,使燃烧更充分,有效的提高燃烧效率,降低烟气排放量。
此外,因为容易达到所需的一次空气量,以及能更好匹配一次空气量与二次空气量的比例,这样相比传统燃烧器,可以适当降低风机的功率及风机转速,这样有利于降低风机的噪音,进一步用利于降低燃气热水器整机工作噪音,起到很好的降噪作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风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一控风板远离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底板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一控风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底板的间距;所述第一控风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之间的夹角为a,a为95°至135°。如此,能减少或避免一次空气通过第一进风口进入到第二腔内时所形成的涡流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8419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水检测用固液分离装置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野外调绘的工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