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站仪辅助精确位移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全站仪有效
申请号: | 202122846064.1 | 申请日: | 2021-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324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15/00 | 分类号: | G01C15/00;G01C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晓兵 |
地址: | 40008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站仪 辅助 精确 位移 装置 采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站仪辅助精确位移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全站仪,所述全站仪辅助精确位移装置包括中部具有装配孔的外壳,所述装配孔呈竖向设置,用于与棱镜杆套接固定;所述外壳底部为一块透明的亚克力板,顶部和侧面均为不透光板;在亚克力板上设有间距指示图案,所述间距指示图案为具有长度标示的指示图案;在外壳内设有一LED投射灯和与LED投射灯电连接的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能够控制LED投射灯开闭,所述LED投射灯位于亚克力板上方,并能够将亚克力板上的间距指示图案投射到壳体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站仪辅助精确位移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全站仪。
背景技术
建筑物施工前,在施工现场需对建筑物放线定位,放线定位时,通常采用仪器为全站仪。采用全站仪进行放线定位时,立尺员到指定地方架设棱镜杆,操作人员需操作全站仪收录棱镜杆所在地的位置信息,两人通过无线电交流。完成上述操作后,操作人员指挥立尺员调整棱镜杆位置,使棱镜杆在望远镜视线以内,然后测量距离,全战仪显示当前棱镜位置的前后偏距,并指挥立尺员相对仪器方向前进或后退一定距离,以达到精确定位的目的。但在具体操作时,立尺员很难一次性达到所要指定的位置,需多次进行位置调整,操作较为费时费力。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人欲设计一种可拆卸安装在棱镜杆上的辅助装置,通过辅助装置来辅助立尺员对棱镜杆精确位移。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能够辅助棱镜杆精确位移的全站仪辅助精确位移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全站仪。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全站仪辅助精确位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中部具有装配孔的外壳,所述装配孔呈竖向设置,用于与棱镜杆套接固定;所述外壳底部为一块透明的亚克力板,顶部和侧面均为不透光板;在亚克力板上设有间距指示图案,所述间距指示图案为具有长度标示的指示图案;在外壳内设有一LED投射灯和与LED投射灯电连接的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能够控制LED投射灯开闭,所述LED投射灯位于亚克力板上方,并能够将亚克力板上的间距指示图案投射到壳体外。这样,使用时,将辅助装置的装配孔对准全站仪的棱镜杆套入,并固定安装在棱镜杆上。同时,通过控制模块控制Led投射灯投射光线,光线投射到底部的亚克力板上,并将亚克力板上的间距指示图案投射到地面。在立尺员收到移动距离和方位信息后,可直接根据投射在地面上的指示图标位置相对应的距离,进而在指示图标的指示下先踏出一脚,确定移动距离后,再移动棱镜杆到先踏出一脚处,进而精确棱镜杆位移的距离。采用本装置后,相较传统移动棱镜杆的方式来说,本申请在指示线的标示下测距更快,移动的更为精准。另外,采用投射图案的方式来确定距离,无需在地面上标示,重复利用率高,使用成本低。所设置的辅助装置安装也较为方便,无需对原有棱镜杆结构作改动。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呈圆形,包括内筒、外筒以及连接在内筒和外筒之间、并位于内筒和外筒上端的盖板;所述盖板和亚克力板均呈环形,且内外两侧分别与内筒和外筒连接;所述内筒与外筒同轴心,内筒中空部即形成所述装配孔。这样,辅助装置的内侧、外侧和顶部均为不透光,能够更好地聚拢光源,投射图案更为清晰;辅助装置在装配后,与棱镜杆同轴心,使得所投射的指示图案与棱镜杆同圆心,进而便于根据指示图案确定棱镜杆位移距离,使用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间距指示图案为以装配孔为圆心等间距设置的多个圆形标线。这样,指示图案为多个线圈,周向上都能标示,任何方位的移动距离都处于同一线圈上,操作更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间距指示图案为以装配孔为中心径向设置的多个长度标示线。这样,径向设置的多个长度标示线能够对应不同方位长度标示,便于操作者根据操作人员的指示在不同方位移动指定距离。
进一步的,在壳体内还设有一微型蓄电池,所述微型蓄电池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为PCB板。这样,控制模块与电池连通,电池为控制模块提供电能,进而实现投射灯将电能转化为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8460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六通接头
- 下一篇:一种水环式真空泵降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