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双回路输电钢管杆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2122853705.6 | 申请日: | 2021-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872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徐向东;于长城;康琦;张秋立;刘岩;王月;黄兴;孟立民;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25/00 | 分类号: | G09B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巡通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03 | 代理人: | 李晓晓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路 输电 钢管 模型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送电培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双回路输电钢管杆模型。包括钢管杆基础和钢管杆杆身,所述钢管杆杆身竖直设置在钢管杆基础上,所述钢管杆杆身上设有若干地线横担、若干导线上横担、若干导线中横担和若干导线下横担,所述地线横担设置在钢管杆杆身顶部,所述导线上横担设置在地线横担下方,所述导线中横担设置在导线上横担下方,所述导线下横担设置在导线中横担下方。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地线横担、导线上横担、导线中横担和导线下横担的数量可同时构建单回路钢管杆和双回路钢管杆,灵活满足培训需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送电培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双回路输电钢管杆模型。
背景技术
近年来,送电线路中钢管杆以其受力简单、安装方便、外形美观、节约占地等优点,在城市电网中大幅推广使用。而在对送电从业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时,一般采用图片或者三维模型展示,或者播放现场安装组立的影像资料等方式,极少有采用等比例缩小可拆卸的模型组装培训。有些培训基地室内模型仅具有参观展示功能,且体型过小,更没有细部构造,无法进行组立安装培训。有些培训场地室外的模型及工程中应用的钢管杆存在因其体型巨大,重量较重,不易运输,不使用大型设备难以组立等问题,无法在培训教学中进行现场组立操作。如工地现场进行观看,则存在施工与培训时间不匹配,现场培训学员安全等一系列问题。
基于目前现状,送电从业人员培训后,缺少亲自动手组装等环节,图片、三维展示及播放影像等方式,难免会有视觉、操作等技术盲点,不同类型钢管杆,如直线和耐张等钢管杆挂点方式等都不易发觉。产生了“直观性差,无法实际操作、便携性差”等问题。
目前,在送电人员培训中,现有等比例缩小可拆卸的钢管杆模型高度在0.5~1m左右,一般为铝合金整体铸造,没有细部构造,无法进行组立安装培训。有些培训场地室外的模型及工程中应用的钢管杆存在因其体型巨大,重量较重,不易运输,不使用大型设备难以组立等问题,无法在培训教学中进行现场组立操作。
培训基地室内模型高度在0.5~1m左右,仅具有参观展示功能,体型过小,没有导地线挂点,连接法兰等细部节点构造,无法进行钢管杆组立及导地线金具挂线安装培训。室外的模型虽真实反映实际情况,但因高度过高,局部细节需借助望远镜等观看,杆件重量及体型等都较大,不借助大型设备无法进行安装组立。不利于送电从业人员全方位的技术培训,急需一种等比例可进行单回路、双回路、直线杆、耐张杆集一身的钢管杆培训模型,进行重复组装拆卸,及导地线、金具等连接等全方位培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双回路输电钢管杆模型,以解决现有钢管杆模型还原度低,组装困难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单/双回路输电钢管杆模型,包括钢管杆基础和钢管杆杆身,所述钢管杆杆身竖直设置在钢管杆基础上,所述钢管杆杆身上设有若干地线横担、若干导线上横担、若干导线中横担和若干导线下横担,所述地线横担设置在钢管杆杆身顶部,所述导线上横担设置在地线横担下方,所述导线中横担设置在导线上横担下方,所述导线下横担设置在导线中横担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钢管杆基础包括,若干工字钢,若干工字钢围成正方形,且正方形对角线也设有工字钢,正方形每个角上方都设有配重混凝土预制块,正方形对角线中心处设有钢管杆混凝土基础。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配重混凝土预制块形状为长方体,上表面设有若干吊钩,配重混凝土预制块下表面设有凹槽,凹槽形状为直角及其对角线组成的箭头形。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钢管杆混凝土基础外侧设有若干地脚螺栓。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爬梯,所述爬梯设置在钢管杆杆身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第一法兰盘,所述第一法兰盘设置在钢管杆基础和钢管杆杆身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8537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