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适应光线强度的汽车尾灯有效
申请号: | 202122854984.8 | 申请日: | 2021-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803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浦杰;徐才;吴海健;范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德莱特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1/30 | 分类号: | B60Q1/30;G01S15/08;F21S45/47;F21S43/00;F21W107/10 |
代理公司: | 西安研创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9 | 代理人: | 娄柱 |
地址: | 2123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光线 强度 汽车 尾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光线强度的汽车尾灯,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仪器板,所述仪器板的一侧开设有灯孔,所述灯孔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灯罩,所述灯罩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照明灯;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固定安装在所述仪器板的顶面,所述PLC控制器与所述照明灯电性连接在一起;通过设置微型驱动电机,在使用时可通过PLC控制器控制微型驱动电机转动,通过第二齿轮带动第一齿轮转动旋转变压器,实现控制照明灯光线强度的效果,通过设置超声波雷达测距仪,用于检测行驶车辆与周围其他车辆之间的距离,当其他车辆逐渐靠近时,此时的PLC控制器会控制微型驱动电机转动控制旋转变压器,调节照明灯的光线强度逐渐加强,以达到提醒其他车辆驾驶员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尾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光线强度的汽车尾灯。
背景技术
根据申请号为:CN201821263976.8的中国专利可知,一种可自动调节亮度的LED汽车大灯,包括安装轴、基板、LED芯片、光线感应器、卡位构件、防水橡胶圈、散热风扇、散热片,基板设置在安装轴正前方,LED芯片固定连接在基板中间位置,LED芯片左上角设置有光线感应器,光线感应器与基板胶接固定,卡位构件通过螺纹连接在安装轴上,卡位构件下方设置有防水橡胶圈,散热风扇设置在防水橡胶圈下方,防水橡胶圈和散热风扇通过散热片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它可以自动调节LED汽车大灯的亮度,保证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LED汽车大灯的亮度为佳,提高了驾驶员的行车安全,减少车祸的发生。
但是上述的一种可自动调节亮度的LED汽车大灯仍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在车辆行驶中存在着外界灯光的干扰,如路灯和其他车辆,这样便会导致光线感应器的检测存在误差,无法做到根据实际情况来调节车灯,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一种自适应光线强度的汽车尾灯。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适应光线强度的汽车尾灯,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自适应光线强度的汽车尾灯,包括:仪器板,所述仪器板的一侧开设有灯孔,所述灯孔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灯罩,所述灯罩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照明灯;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固定安装在所述仪器板的顶面,所述PLC控制器与所述照明灯电性连接在一起;光线调节组件,所述光线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仪器板的顶面,用于调节照明灯的光线强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光线调节组件,可实现根据行驶车辆与周围其他车辆之间的距离自适应的控制调节照明灯的光线强度,以达到提醒其他车辆驾驶员的效果,增加行驶安全性。
较佳的,所述光线调节组件包括:仪器块,所述仪器块固定安装在所述仪器板的顶面,所述仪器块的一侧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的内部开设有两个仪器槽,位于左侧所述仪器槽的内部固定套接有旋转变压器,位于右侧所述仪器槽的内部固定套接有微型驱动电机,所述PLC控制器与所述旋转变压器和所述微型驱动电机电性连接在一起;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固定套接在所述旋转变压器转动轴的外圆壁面,所述微型驱动电机转动轴的外圆壁面固定套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在一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微型驱动电机,在使用时可通过PLC控制器控制微型驱动电机转动,通过第二齿轮带动第一齿轮转动旋转变压器,实现控制照明灯光线强度的效果。
较佳的,所述光线调节组件还包括:感应槽,所述感应槽开设在所述仪器板的一侧,所述感应槽的内部固定套接有超声波雷达测距仪,所述超声波雷达测距仪与所述PLC控制器电性连接在一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超声波雷达测距仪,用于检测行驶车辆与周围其他车辆之间的距离,当其他车辆逐渐靠近时,此时的PLC控制器会控制微型驱动电机转动控制旋转变压器,调节照明灯的光线强度逐渐加强,以达到提醒其他车辆驾驶员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德莱特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海德莱特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8549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