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保除尘加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856017.5 | 申请日: | 2021-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720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贾红光;张淑贞;马晓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华茂智能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5/46 | 分类号: | B65G65/46;B65G69/18;B65G65/00;B65G33/30;B65G33/24 |
代理公司: | 太原智慧管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4 | 代理人: | 马俊平 |
地址: | 034300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除尘 加湿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保除尘加湿装置,包括灰斗、混料筒、叶轮给料机和加湿器,灰斗的底部通过下灰管与混料筒的后段连接,混料筒的前段上部设有加湿口,混料筒的前段下部设有排灰口,叶轮给料机设置在混料筒的前侧,叶轮给料机包括电机、叶轮转轴、传动链轮和叶片,叶轮转轴水平安装在混料筒内,叶轮转轴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设有传动链轮,叶轮转轴的环面上均匀环设有若干叶片,加湿口上安装有输送管,输送管的入口端连接有加湿器,输送管的出口端均匀安装有多个雾化喷头,且雾化喷头设在在混料筒的内部上端,排灰口上安装有排灰管。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高效、易维护,可避免扬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保除尘加湿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转炉干法除尘粗灰卸灰系统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是卸灰口离运灰车较远,落差大,容易引起二次扬尘,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开发出一种清洁、高效、易操作维护的环保除尘加湿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除尘加湿装置,操作简单、高效、易维护,可避免扬尘。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进而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环保除尘加湿装置,包括灰斗、混料筒、叶轮给料机和加湿器,所述灰斗的底部通过下灰管与混料筒的后段连接,所述混料筒的前段上部设有加湿口,混料筒的前段下部设有排灰口,叶轮给料机设置在混料筒的前侧,所述叶轮给料机包括电机、叶轮转轴、传动链轮和叶片,所述叶轮转轴水平安装在混料筒内,所述叶轮转轴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设有传动链轮,所述叶轮转轴的环面上均匀环设有若干叶片,所述加湿口上安装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入口端连接有加湿器,输送管的出口端均匀安装有多个雾化喷头,且所述雾化喷头设在在混料筒的内部上端,所述排灰口上安装有排灰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管安装有浓度控制仪、流量控制仪和电动闸阀,且所述浓度控制仪、流量控制仪和电动闸阀分别与PLC控制器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灰管为软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灰口设置在所述加湿口的正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灰管为锥形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叶片采用特制的耐磨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高效、易维护,可避免扬尘。工作时,通过下灰管将灰斗中的粉尘送到混料筒内,通过叶轮给料机的叶片将粉尘推入混料筒内,通过高速旋转的叶轮转轴把粉尘与来自加湿器雾化喷头的雾化水进行强制混合,在搅拌过程中,混料筒筒壁与叶轮转轴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将粉尘推向排灰口出料。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华茂智能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华茂智能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8560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