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变形便携式捡球筐有效
申请号: | 202122859897.1 | 申请日: | 2021-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228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马朝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朝灵 |
主分类号: | A63B47/02 | 分类号: | A63B47/02;A63B69/38 |
代理公司: | 河北智酷知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57 | 代理人: | 武哲 |
地址: | 47436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形 便携式 捡球筐 | ||
一种防变形便携式捡球筐,涉及网球拾取技术领域,包括手柄和设置在手柄一端的球筐,所述球筐包括对应设置的第一夹盘和第二夹盘、设置在第一夹盘和第二夹盘之间的丝条组,所述第一夹盘和第二夹盘分别与手柄转动连接,所述丝条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夹盘和第二夹盘上,在第一夹盘和第二夹盘之间设置有加强条,所述第一夹盘和第二夹盘相对的一面上中部位置均设置有固定钩,所述加强条两端弯折形成钩状结构并钩接于固定钩上,通过增加加强条,对第一夹盘和第二夹盘进行限位,在丝条组受力后保证第一夹盘和第二夹盘之间的距离不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网球拾取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了一种防变形便携式捡球筐。
背景技术
网球训练后,大量的网球散落在地面上,人工捡球费时费力,大型的自动捡球机械体积大、结构复杂、使用成本非常高。
现有的捡球方式一般通过人工借助简单工具进行捡球,例如:专利号为“2016211785861”,专利名称为“调节式便携捡球筐”中所公开的捡球筐,在使用时,由弹性丝条组成的筐体因为是中空结构,在推滚捡球时与地面接触受力后会难以避免地逐渐变扁变长从而导致转动越来越不顺畅直至最后无法转动而很快报废,这种不可控不可逆的筐体变形不仅会直接影响捡球效率和省力程度,而且随着转动不畅日益加剧丝条也会加速磨损,大大缩短了产品寿命和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防变形便携式捡球筐,通过增加加强条,对第一夹盘和第二夹盘进行限位,保证球筐转动一直顺畅,捡球更省力,并且入球效率更高,最大化减小材料与地面的磨损,延长产品使用寿命,免用润滑剂更清洁,节省保养成本和时间。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防变形便携式捡球筐,包括手柄和设置在手柄一端的球筐,所述球筐包括对应设置的第一夹盘和第二夹盘、设置在第一夹盘和第二夹盘之间的丝条组,所述第一夹盘和第二夹盘分别与手柄转动连接,所述丝条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夹盘和第二夹盘上,在第一夹盘和第二夹盘之间设置有加强条。
所述第一夹盘和第二夹盘相对的一面上中部位置均设置有固定钩,所述加强条两端弯折形成钩状结构并钩接于固定钩上。
所述丝条组沿第一夹盘和第二夹盘外周呈环形阵列式设置。
所述第一夹盘包括底盘、设置在底盘上的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设置在第二卡环内侧的固定盘,所述第二卡环外径小于第一卡环的内径且第二卡环设置于第一卡环内侧,所述第一卡环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卡环上设置有与第一卡槽对应的第二卡槽,所述丝条组两端弯折后依次插入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形成卡接固定,所述第二夹盘与第一夹盘结构相同。
所述手柄包括推杆和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呈C型结构且两端弯折分别插入第一夹盘和第二夹盘的中部形成转动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防变形便携式捡球筐,弧形的丝条组连接于第一夹盘和第二夹盘之间形成椭圆形结构的球筐,在第一夹盘和第二夹盘之间增设加强条,加强条在第一夹盘和第二夹盘之间起到限位作用,有效保证丝条组受力后,第一夹盘和第二夹盘之间的距离不会发生变化,丝条组受力后只会纵向偏移,使丝条组之间的距离增大,捡球时方便网球的进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放大图;
图3是第一夹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底盘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固定盘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第一夹盘,2、第二夹盘,3、丝条组,4、加强条,5、固定钩,6、底盘,7、第一卡环,8、第二卡环,9、固定盘,10、第一卡槽,11、第二卡环,12、推杆,13、连接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朝灵,未经马朝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8598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梯井内脚手架
- 下一篇:一种机床导轨密封隔离防护罩用快速滑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