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锂电池参比电极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2861732.8 | 申请日: | 2021-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148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金虎权;卜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领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领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四川领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8 | 分类号: | H01M10/48;H01M10/052;H01M10/058;G01R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大紫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8 | 代理人: | 郑纯;冯振华 |
地址: | 215335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电池 参比电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的锂电池参比电极的结构,属于锂电池测量装置的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的产品测试锂电池充放电性能麻烦的技术问题。锂电池包括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括负极片和隔膜,包括:包漆金属线和固定组件,所述包漆金属线一端包裹绝缘膜并嵌入所述电极组件中的负极片和隔膜之间,其中:包漆金属线密封方式穿过所述固定组件且另一端留有伸出段,并通过固定组件安装在所述锂电池壳体上,包漆金属线一端与测试装置电连接,以时监测锂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正负极电位的变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且易于测试锂电池充、放电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电池测量充放电结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参比电极的结构。
背景技术
锂离子动力电池目前已成为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技术。在开发方壳离子电池时,需要监测正负极电极电位和电芯阻抗的增加,到底是正极贡献大还是负极阻抗增加占主体贡献大的问题。
在以往的经验来看,可通过将电芯拆解然后组装成半电池或对称电池来分别对正负极进行测试,但是该方法操作复杂、工作量大、一致性很难保证。并且无法实时反映,电池充放电过中的电位变化、阻抗变化。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参比电极的结构,解决现有技术的产品测试锂电池充放电性能麻烦的技术问题。本案的技术方案有诸多技术有益效果,见下文介绍:
提供一种锂电池参比电极的结构,安装在锂电池壳体上,所述锂电池包括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括负极片和隔膜,包括:包漆金属线和固定组件,所述包漆金属线一端包裹绝缘膜并嵌入所述电极组件中的负极片和隔膜之间,其中:
包漆金属线密封方式穿过所述固定组件且另一端留有伸出段,并通过固定组件安装在所述锂电池壳体上,包漆金属线一端与测试装置电连接,以时监测锂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正负极电位的变化。
其次提供一种锂电池参比电极的测量方法,用于锂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正负极电位的变化的测量,锂电池包括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括负极片和隔膜,包括:
使用多根金属线交织而成并在预设区域涂覆有绝缘漆,以形成包漆金属线;
所述包漆金属线一端部分长度通过金属钠进行包裹形成参比电极,包裹后通过绝缘膜缠绕,所述绝缘膜包裹后嵌入所述负极片和隔膜之间;
所述包漆金属线另一端与测量装置连接,分别对锂电池的正极、参比电极和负极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监测电位变化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案所提供的参比电极的测量结构,包漆金属线和固定组件,所述包漆金属线一端包裹绝缘膜并嵌入所述电极组件中的负极片和隔膜之间,包漆金属线密封方式穿过所述固定组件且另一端留有伸出段,并通过固定组件安装在所述锂电池壳体上,包漆金属线一端与测试装置电连接,以时监测锂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正负极电位的变化。通过在负极片和隔膜之间形成参比电极,相当于三相电中的零线的作用,且是通过掺混所形成,例如,通过金属钠包裹其一端。现有的三电极多为将圆柱或方壳电池或软包电池拆解,将极片制作成纽扣电池来测试。此种方法操作复杂,工作量大,一致性很难保证,例如,在需要得到不同SOC态的电极来测各SOC态的参比电位。本专利方法在方形铝壳电池的制造过程中,在组装时引入参比电极,并将其密封在电池内。在电池制造完成后,对正负极电位监测,正负极阻抗监测,负极是否发生析锂的监测,数据随电池的循环实时采集。起到参比电极电位的原位实时分析,数据波动小,采集稳定,精度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领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领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四川领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领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领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四川领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8617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