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医火疗用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864661.7 | 申请日: | 2021-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490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冉敏;吴旭;尹亮;叶睿;黄琬迦;彭凤;姚兆楠;王蜀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巴南区中医院 |
主分类号: | G01K13/00 | 分类号: | G01K13/00;G01K1/143 |
代理公司: | 重庆宏知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0260 | 代理人: | 梁山丹 |
地址: | 40132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医 火疗用 测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医火疗用测量装置,属于医疗测量技术领域,该中医火疗用测量装置,包括装置壳,装置壳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温度显示屏,装置壳的一侧端固定连接有传输线,传输线的圆周表面安装有测量头,装置壳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插线,装置壳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报警器;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板、圆形孔、第一固定槽、卡块、第二固定槽和拉杆,第一固定槽开设于装置壳的底端,报警器受到的温度高于设置的温度,报警器会响起警报来提示工作人员,进行更换,工作人员在对装置进行调节时,工作人员使用调节机构运行,其中调节机构中的调节板用于对装置的角度进行调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医火疗用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中医火疗是传统中医火灸疗法的简称,是通过全身燃烧火焰起到温通经脉,行气活血,消瘀散结,调理阴阳平衡,扶正祛邪治病的作用。中医“火疗”历史悠久,《韩非子·五蠹》篇中记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脾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黄帝内经》中也记载:“北方者,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古人发明“灸焫”治病,起初只取其温热以驱寒。而随着中医学的发展,火疗逐渐运用至疾病的治疗,中医火疗在颈椎病、腰肌劳损、肩周炎、腹痛、关节疼痛、痛经等多种慢性疼痛性疾病治疗中疗效显著。
但是现有技术中,现有的中医火疗测量温度设备效果较差,往往根据医疗人员的双手感受温度和询问患者的舒适进行了解,这样会使温度过超时患者来不及反应,很容易烫伤患者,并且人员在移动位置时较为不便捷,还不能对装置本身的角度进行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火疗用测量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中医火疗测量温度设备效果较差,很容易烫伤患者,并且人员在移动位置时较为不便捷,还不能对装置本身的角度进行调节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医火疗用测量装置,包括:
装置壳,所述装置壳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温度显示屏,所述装置壳的一侧端固定连接有传输线,所述传输线的圆周表面安装有测量头,所述装置壳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插线,所述装置壳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报警器;
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板、圆形孔、第一固定槽、卡块、第二固定槽和拉杆,所述第一固定槽开设于装置壳的底端,所述调节板转动连接于第一固定槽的两侧内壁,所述圆形孔开设于调节板的顶端,所述装置壳的底端开设有第二固定槽,所述拉杆滑动连接于第一固定槽的一侧内壁,所述拉杆的一侧端滑动贯穿第一固定槽的一侧内壁并滑动连接于第二固定槽的一侧内壁,所述第一固定槽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固定连接于第一固定槽的一侧内壁,所述弹簧套设于拉杆的圆周表面,所述卡块固定连接于拉杆的圆周表面,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卡块的一侧端,所述卡块活动卡接于圆形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插线的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粘接贴,所述装置壳的一侧端开设有收纳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装置壳的一侧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粘接贴。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装置壳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耐滑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温度显示屏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反光贴。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装置壳的底端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耐磨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巴南区中医院,未经重庆市巴南区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8646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细胞培养系统的培养容器的开盖装置
- 下一篇:一种腋臭术后用弹力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