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轻质防寒防风雨披有效
申请号: | 202122867433.5 | 申请日: | 2021-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930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周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泰普逊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3/04 | 分类号: | A41D3/04;A41D27/18;A41D27/00;A41D31/12;A41D31/02;A41D31/06;A41D31/04;A42B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科知维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70 | 代理人: | 王萍萍 |
地址: | 210043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寒 防风 雨披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轻质防寒防风雨披,包括雨帽和雨披本体,所述雨披本体包括前挡片、后挡片以及连接片,所述连接片将所述前挡片和所述后挡片连接在一起,所述雨披本体的上端连接颈部护片的下端,所述颈部护片的上端连接所述雨帽,所述雨披本体的下摆的外侧面具有海绵条,所述雨帽的内侧固定有抽绳固定圈,所述抽绳固定圈内设有抽绳。本实用新型能够防止雨披在使用时雨披本体的下摆被吹起,导致雨水进入雨披沾湿使用者的衣服;由PE膜层和镀铝膜层两层膜结构的材质制成的雨披能够对人体进行保温,起到为使用者保暖的功能,同时由PE膜层和镀铝膜层结合的材质的重量轻,更加方便携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轻质防寒防风雨披。
背景技术
雨披是由防水布料制成的,适用于自行车、电动车或摩托车等骑行车用的防雨用具,现有的雨披常用的如特制尼龙和Gore-Tex等材质制成,在骑行过程中容易被风吹起来,导致雨飘进雨披内造成人体潮湿,在秋冬季节,骑行电动车或摩托车时由于车速过快,寒风吹进雨披内,会导致使用者感受到寒冷,身体可用通过穿着较厚的衣物御寒,但是头部在佩戴雨披时,防寒保暖准备几乎没有,会导致使用者的耳朵会被冻伤,在雨雪天气尤甚。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轻质防寒防风雨披。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轻质防寒防风雨披,包括雨帽和雨披本体,所述雨披本体包括前挡片、后挡片以及连接片,所述连接片将所述前挡片和所述后挡片连接在一起,所述雨披本体的上端连接颈部护片的下端,所述颈部护片的上端连接所述雨帽,所述雨披本体的下摆的外侧面具有海绵条,所述雨帽的内侧固定有抽绳固定圈,所述抽绳固定圈内设有抽绳。
优选地,所述雨帽、雨披本体或者颈部护片都包括PE膜层和镀铝膜层,所述镀铝膜层设置在所述PE膜层的内侧,所述PE膜层构成雨披的外表面。
优选地,所述雨帽的开口朝向前挡片,所述颈部护片的朝向前挡片的侧面的中部具有V形开口,所述V形开口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护片和第二护片,所述第一护片的外侧固定有魔术贴的刺毛面,所述第二护片朝向所述颈部护片的内侧面固定有魔术贴的绒毛面。
优选地,所述抽绳固定圈为具有内腔的条形带,所述条形带自所述V形开口的一侧颈部护片的内侧开始,围绕所述雨帽的开口的内侧面一周后至所述V形开口的另一侧颈部护片的内侧结束,所述条形带的内腔内设有所述抽绳。
优选地,所述条形带包括不织布层和海绵层,所述海绵层设置在所述不织布层的外侧与人体相接触。
优选地,所述海绵条围绕所述雨披本体的下摆一周设置。
优选地,所述海绵条的下部距离所述雨披本体的下端的长度不超过5cm。
优选地,所述前挡片的中部还具有第一窗口,所述第一窗口上固定透明PE膜。
优选地,所述第一窗口为矩形或者半圆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本实用新型的雨披本体的下摆的外侧面具有海绵条,在雨天使用时,雨水会顺着雨披本体向下流,经海绵条吸收增大海绵条的重量,在使用时会将雨披会朝向下方坠,防止雨披在使用时雨披本体的下摆被吹起,导致雨水进入雨披沾湿使用者的衣服。(2)本实用新型是由PE膜层和镀铝膜层两层膜结构的材质制成的雨披,PE膜层不透气能够防止在秋冬季节快速骑行时,寒风穿透雨披,造成人体寒冷,同时内侧的镀铝膜层贴合人体,镀铝膜层能够对人的温度进行反射,对人体进行保温,保证本实用新型的雨披在秋冬使用时,能够起到为使用者保暖的功能,同时由PE膜层和镀铝膜层结合的材质的重量轻,更加方便携带。(3) 本实用新型的前挡片的中部还具有第一窗口,所述第一窗口上固定透明PE膜,保证使用时,第一窗口能够罩设在车头上,当黑夜中骑行时,方便前车灯透过透明PE膜照射前方路径,方便夜间骑行。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泰普逊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泰普逊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8674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仿家兔耳缘静脉穿刺练习模型
- 下一篇:一种无机预涂板生产用防粘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