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报警的地铁施工安全隐患智能监控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2868630.9 | 申请日: | 2021-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679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万国锋;张爱军;李德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建昆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04 | 分类号: | F16M11/04;F16M11/18;F16M11/42;H04N5/225;H05K5/02;F16F15/02;F16F15/067 |
代理公司: | 四川和创智慧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350 | 代理人: | 李永生 |
地址: | 610095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报警 地铁 施工 安全隐患 智能 监控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报警的地铁施工安全隐患智能监控设备,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顶部表面对称安装有第一支撑筒和第二支撑筒。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报警的地铁施工安全隐患智能监控设备,通过设置支撑板、防护箱、螺纹柱、螺纹套、齿牙、齿轮和步进电机的配合使用,便于在设备移动时,对摄像头起到保护作用,使得在需要移动时,工作人员启动步进电机,之后步进电机通过齿轮和齿牙的啮合带动螺纹套旋转,然后再螺纹套的旋转下,使螺纹柱带动顶板向下移动,直到安装板连同摄像头移动到防护箱内部即可,此方式操作简单,便于在设备移动时,使摄像头移动到防护箱内部,避免在移动时,受到外物的碰撞,提高摄像头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报警的地铁施工安全隐患智能监控设备。
背景技术
视频监控是施工现场常见的监控手段。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的施工场地均建立了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全覆盖、立体的视频监控。依托施工工点前端视频采集系统、大屏视频矩阵与控制系统,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管理公司建立了包括总控、分控和现场监控的三层监控架构,实现了多点对现场的实时监控。
现有的地铁施工安全智能监控设备,是地铁施工必不可少的设备,是对地铁施工的监控,但由于地铁施工都是阶段性的,从而需要不间断的对设备进行移动,而设备上的摄像头一般都是固定安装,不方便拆卸,从而导致在设备移动时,容易对摄像头造成碰撞,影响其使用寿命。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自动报警的地铁施工安全隐患智能监控设备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报警的地铁施工安全隐患智能监控设备,解决了监控设备在移动时容易碰坏摄像头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报警的地铁施工安全隐患智能监控设备,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顶部表面对称安装有第一支撑筒和第二支撑筒,所述第一支撑筒内部套接有螺纹柱,所述第二支撑筒内部套接有支撑柱,所述螺纹柱和支撑柱顶部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底端表面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表面安装有摄像头,所述第一支撑筒和第二支撑筒之间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表面中间位置安装有防护箱,所述支撑板顶部表面位于防护箱一侧安装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输出端通过传动轴设置有齿轮,所述第一支撑筒顶部表面活动安装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与螺纹柱螺旋连接,所述螺纹套外侧表面设置有齿牙,所述齿牙与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筒和第二支撑筒表面安装有推把。
优选的,所述安装底座顶部表面靠近边缘处竖着安装有防撞杆,所述防撞杆是由第一缓冲柱和第二缓冲柱组成,所述第一缓冲柱和第二缓冲柱之间通过缓冲弹簧连接,所述缓冲弹簧外侧表面设置有波纹防护套。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表面位于摄像头两侧安装有照明灯。
优选的,所述防撞杆设置有多个,且多个防撞杆等距离安装在安装底座顶部表面。
优选的,所述防护箱顶部表面安装有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顶部表面位于防护箱一侧安装有报警器。
优选的,所述安装底座底端安装有万向轮,且万向轮安装有多个,并且多个万向轮等距离安装在安装底座底端四个拐角处。
优选的,所述安装底座顶部表面安装有机箱。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报警的地铁施工安全隐患智能监控设备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建昆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建昆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8686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