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抗洪救灾的堵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880745.X | 申请日: | 202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393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张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艺 |
主分类号: | E02B3/16 | 分类号: | E02B3/16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莫成龙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抗洪 救灾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抗洪救灾的堵水装置,属于水利技术领域,解决了当前防汛救灾抢险封堵溃口时效低的问题。该堵水装置包括多个涵管沉箱,所述的涵管沉箱为中空结构,所述的涵管沉箱布置在堤防溃口的一侧,所述涵管沉箱的横截面为矩形,每个所述的涵管沉箱上均活动插接有多个闸板。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抗洪救灾的堵水装置,可在溃堤初期实施有效封堵溃口,提升抢险效率,降低灾害损失,具有使用方便、实用性强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抗洪救灾的堵水装置。
背景技术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近年来气象灾害频发,各地每年都有大小程度不等的水灾水患和堤防决口险象。每当灾情出现,都会淹没良田、重要城镇与基础设施,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目前,我国抢险封堵溃口的方式主要是;机械化立堵法、钢木土石结合封堵法、沉车沉船法,都是运用大量人员装填沙袋和车辆运输石块进行抛投填堵为主。但现有堤防溃口抢险方法均不能在险情发生初期有效抢险作业,抢险时效性存在明显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抗洪救灾的堵水装置,可在溃堤初期实施有效封堵溃口,提升抢险效率,降低灾害损失,具有使用方便、实用性强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抗洪救灾的堵水装置,包括多个涵管沉箱,所述的涵管沉箱为中空结构,所述的涵管沉箱布置在堤防溃口的一侧,所述涵管沉箱的横截面为矩形,每个所述的涵管沉箱上均活动插接有多个闸板。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的涵管沉箱、闸板上开设有多个螺纹孔,每个所述的螺纹孔上均螺纹连接有吊装环。
进一步地,所述的涵管沉箱的高度为1500mm~1800mm。
进一步地,所述的涵管沉箱上开设有多个与管口平行的滑槽,多个所述的滑槽均匀的布置在涵管沉箱上,每个所述的滑槽均活动插接有闸板。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的涵管沉箱上均设有多个可拆卸的连接座,相邻两个所述涵管沉箱的连接座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涵管沉箱底部开设有多个安装槽。
进一步地,所述的涵管沉箱的壁厚为140mm~160mm。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抗洪救灾的堵水装置,在溃堤初期,通过车载或船载机械手臂将涵管沉箱排列吊装至溃口一侧,根据水位的高低来叠加涵管沉箱,顶层的涵管沉箱使用连接件将涵管沉箱上的连接座连接在一起,使整排锁定形成坝体,涵管沉箱底部设有多个安装槽,用于插入小闸板来堵住涵管沉箱与地面不平而漏过的水流,防止水流越流越大,造成地面泥块崩塌,然后逐个放下闸板,便能有效阻止水流。待洪水退去后,装置还可回收重复使用,具有实用性强、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际应用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际应用俯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涵管沉箱、2-堤防溃口、3-闸板、4-吊装环、5-滑槽、6-连接座、7-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艺,未经张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8807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糊盒连线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香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