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抽吸时间可控制的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2122882941.0 | 申请日: | 202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364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曼;邢小康;郭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A61M25/10;A61M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品众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459 | 代理人: | 陈雅晨 |
地址: | 31001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抽吸 时间 控制 导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抽吸时间可控制的导管,包括管体和抽吸机构,抽吸机构由抽吸管、定时阀、连通管和连接管组成,抽吸管固定穿插连接于管体的外壁,定时阀设置于抽吸管和连接管之间,连通管穿插设置于定时阀的内部,抽吸管套设于连通管的端部,连接管套设于连通管的另一端部。本实用新型利用定时阀和连通管的设置,通过定时阀调节连通管内阀门的关闭时间以及开启时间,即可在关闭时间内使得连通管不流通,使得抽吸管没有吸引,在开启时间内,抽吸管内产生吸引,避免了一直对患者气道进行吸引,提高了导管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抽吸时间可控制的导管。
背景技术
使用带有气囊上吸引的气切导管或者气管插管是预防使用呼吸机的重症病人的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一项重要措施,将其连接医院负压系统,现在医院负压系统提供的吸引都是持续的,而多数患者对持续的吸引并不耐受,严重的会导致患者出现气道粘膜出血的现象,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抽吸时间可控制的导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抽吸时间可控制的导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抽吸时间可控制的导管,包括:
管体,所述管体的外壁设置有充气机构;
抽吸机构,所述抽吸机构由抽吸管、定时阀、连通管和连接管组成,所述抽吸管固定穿插连接于管体的外壁,所述定时阀设置于抽吸管和连接管之间,所述连通管穿插设置于定时阀的内部,所述抽吸管套设于连通管的端部,所述连接管套设于连通管的另一端部。
优选的,所述管体的外壁开设有多个抽吸孔,多个所述抽吸孔呈环形阵列设置,多个所述抽吸孔分别设置于抽吸管的端部位置处。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套接有插头,所述连接管的外壁活动套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套。
优选的,所述管体的内壁活动穿插连接有接头,所述管体的底端设置有斜口导头。
优选的,所述充气机构由球囊、充气管和充气囊组成,所述球囊固定套接于管体的外壁,所述充气管的外壁与管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充气管的一端与球囊的外壁活动穿插连接,所述充气囊设置于充气管的另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利用定时阀和连通管的设置,通过定时阀调节连通管内阀门的关闭时间以及开启时间,即可在关闭时间内使得连通管不流通,使得抽吸管没有吸引,在开启时间内,抽吸管内产生吸引,避免了一直对患者气道进行吸引,提高了导管使用的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利用充气囊、充气管和球囊的设置,管体插入患者气道后,通过充气囊打气,使得球囊鼓起抵住气道的内壁,从而将导管定位在气道内,提高了导管使用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管体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体;2、抽吸管;3、定时阀;4、连通管;5、连接管;9、抽吸孔;10、插头;11、连接套;12、连接环;13、连接绳;14、接头;15、斜口导头;16、球囊;17、充气管;18、充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8829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