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排放连续电除盐气体的侧向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886688.6 | 申请日: | 2021-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912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孙军峰;袁国全;刘德庆;杨万荣;康少鑫;贺峰;彭芳;闫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西热水务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69 | 分类号: | C02F1/469;C02F1/2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安彦彦 |
地址: | 710054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排放 连续 气体 侧向 装置 | ||
一种应用于排放连续电除盐气体的侧向流装置,包括EDI极水管、排水管、及连接于EDI极水管与所述排水管之间的旋流式气水分离器,EDI极水管与排水管的连接处形成一排气空间,排气空间具有连通外部的排气口,进水管沿上半部圆筒切向进入,工作时极水靠EDI排出的余压在分离器内部形成旋流,通过离心分离作用使分离后的水由于重力的作用向下汇集,碰撞到旋流器下部溅水盘进一步释放气体后,从底部出水管排出进行回收利用。气体富集于旋流器中部,并形成排气空间,通过排气管排至室外大气。该装置能够迅速排放气体,减少EDI运行时产生的H2、O2及CL2在车间内产生富集,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排放连续电除盐气体的侧向流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中,全膜法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认可,在全膜法的EDI流程中,约有10%的浓水水质较好,目前大多回收至一级反渗透前的超滤产水箱,但EDI极水因水量小且含有从极板电解产生的H2、O2及Cl2等有害气体而不易收集。现有技术将极水直接排放至地沟,气体逸出至车间通过窗户或排气扇扩散,该方法长时间运行会腐蚀管道和设备,并有引起检修人员的中毒甚至爆炸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排放连续电除盐气体的侧向流装置,用以解决有害气体排除不畅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排放连续电除盐气体的侧向流装置,包括与EDI装置相连的旋流式气水分离器;所述旋流式气水分离器包括相连通的圆柱形筒体和圆锥形筒体,圆柱形筒体设置在圆锥形筒体上;圆柱形筒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圆锥形筒体内设置有溅水盘,圆锥形筒体底部设置有排水口。
进一步的,圆柱形筒体顶部设置有上端盖。
进一步的,上端盖通过焊接固定。
进一步的,上端盖中心部位设置有用于设置排气管的排气口。
进一步的,进水口沿圆柱形筒体切向设置。
进一步的,圆柱形筒体内设置有与进水口相连通的进水管,进水管缠绕在排气管上。
进一步的,圆锥形筒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
进一步的,排水口连接有回收水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EDI装置将EDI极水引至旋流式气水分离器进行处理,能够迅速排放气体,减少气体在车间及回收水箱中产生富集,腐蚀管道和设备。将离心分离原理和溅水盘相结合解决气液分离难得问题,提高气体分离效率;本实用新型可以使气水分离,将有害气体排至室外大气,并将极水进行收集。该装置构造简单、无需维护,且可以保证运行和检修人员的安全,解决了EDI极水因含有有害气体不易收集的问题。
进一步的,进水沿圆柱形筒体切向进入,工作时极水靠EDI排出的余压在分离器内部形成旋流,通过离心分离作用使分离后的水由于重力的作用向下汇集,碰撞到旋流式气水分离器下部溅水盘进一步释放气体后,从底部出水管排出进行回收利用。气体富集于旋流式气水分离器中部,并形成排气空间,通过排气管排至室外大气。该装置能够迅速排放气体,减少EDI运行时产生的H2、O2及CL2在车间内产生富集,造成安全隐患。
进一步的,上端盖通过焊接固定,可以保证装置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有关EDI有害气体排除装置应用位置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西热水务环保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西热水务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8866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型密封圈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的塑料牵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