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门内饰板冲击试验信号触发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891546.9 | 申请日: | 202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467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袁凤华;贺昱晨;张明新;于浩;马蒙;韩云贺;毕富昌;王金国;张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7/08 | 分类号: | G01M7/08;G01N3/307;G01N3/02;G01N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季承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门 内饰板 冲击 试验 信号 触发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门内饰板冲击试验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门内饰板冲击试验信号触发检测装置,包括两个分别安装在冲击装置外端和车门内饰板接触点位置的导电铝胶带,冲击装置外端的导电铝胶带通过连接线路与微型LED彩灯一端连接,车门内饰板接触点位置的导电铝胶带通过连接线路与供电电源一端连接;冲击装置固定连接在固定台上侧左端,固定台上侧右端固定有支撑架,车门内饰板固定在支撑架上。本实用新型依靠导电铝胶带,保证车门内饰板与冲击模块接触瞬间点亮LED灯,依靠小巧供电线路,可以保证实验时不被冲击模块的冲击力损坏,操作简单容易上手,制作原材料成本低廉,精确了冲击实验发生前后的零时刻,并降低了实验数据分析的工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门内饰板冲击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门内饰板冲击试验信号触发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日益增加,汽车交通事故也不断发生,据交通局统计,在交通事故中发生侧面碰撞的几率占整个交通事故的30%以上。目前汽车在发生碰撞时,车门内饰板与乘员的碰撞接触造成的胸部腹部以及骨盆损伤占有很大比例。因此对车门内饰板在碰撞过程中的刚度的测试显得尤为重要。
在对车门内饰板进行冲击试验模拟碰撞时,对冲击装置与车门内饰板接触的T0时刻确认的精确性直接影响到实验后期数据处理的准确性,通过T0时刻是冲击模块与车门内饰板接触时计测有效数据的开始点,T0时刻之前数据不作为实验分析的依据。现有技术只是在高速实验影像中,只是单纯依靠实验员直观判断高速影像中车门内饰板与冲击模块的第一接触T0时刻,这种目测查找方法是无法精确找出T0时刻(通过高速T0时刻的确认,可以对比分析实验影像与CAD仿真数据的差异),处理分析高速实验影像数据也不精确。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通过人为判断高速影像中车门内饰板与冲击模块的第一接触T0时刻,精确性低,处理分析高速实验影像数据也不精确。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门内饰板冲击试验信号触发检测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该车门内饰板冲击试验信号触发检测装置设置有导电铝胶带,两个导电铝胶带分别安装在冲击装置外端和车门内饰板接触点位置,所述冲击装置外端的导电铝胶带通过连接线路与微型LED彩灯一端连接,所述车门内饰板接触点位置的导电铝胶带通过连接线路与供电电源一端连接,所述微型LED彩灯的另一端与供电电源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冲击装置固定连接在固定台上侧左端,所述固定台上侧右端固定有支撑架,所述车门内饰板固定在支撑架朝向冲击装置的一端。
进一步,所述冲击装置设置有L形固定座和气缸,所述气缸固定在L形固定座上端,所述气缸的伸缩杆外端固定有冲击头,所述气缸通过单向电磁阀和连接管路与外部的气泵连接,所述单向电磁阀通过连接线路与外部的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所述冲击头外端套设有垫层,所述垫层为金属材质体、木质体或橡胶材质体。
进一步,所述冲击头侧面固定有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加速度传感器通过连接线路与外侧的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所述支撑架后侧焊接固定有多道支撑斜杆,所述支撑斜杆下端与固定台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外侧固定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连接线路与外部的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所述固定台底部四角分别连接有一个支撑胶垫,所述支撑胶垫底部开设有防滑纹。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8915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