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将施釉作业中废弃釉水回收利用的作业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2891590.X | 申请日: | 2021-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773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胡自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冈市蕲春县新天地瓷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 |
代理公司: | 武汉惠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3 | 代理人: | 吴平兰 |
地址: | 4353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将施釉 作业 废弃 回收 利用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将施釉作业中废弃釉水回收利用的作业系统,包括施釉设备、位于施釉设备下方且由外到内坡度依次减小的导流槽、位于导流槽斜坡出口处下方的集水池以及与集水池出料口通过第一管路相连接的至少一个分色池,其出料口与施釉设备的入料口通过第二管路连接,施釉设备包括搅拌桶、水刀机和施釉柜。本回收利用作业系统实施后,剩余和残留的釉水被抽调至分色池,实现二次或多次循环利用,大大减少了生产过程中釉水消耗量,间接方面大幅降低了色料成本以及人工清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瓷瓦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将施釉作业中废弃釉水回收利用的作业系统。
背景技术
原有生产系统中,瓷瓦片施釉作业完成后(一个生产排程结束),此时搅拌桶里还剩余很多釉水(水刀机和施釉柜中也有不少残留),为换线或转产作准备,即开始清洗搅拌桶(包括水刀机和施釉柜),剩余和残留釉水作为废水排弃处理。瓦片的颜色也就那么有限的几种,因此生产中必定重复用到同一种(颜色的)釉水,长年累月下来,釉水的消耗量和废弃量都是相当惊人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将施釉作业中废弃釉水回收利用的作业系统,解决了每次遇换线或转产,剩余和残留的釉水最后排弃于污水处理池,白白浪费掉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将施釉作业中废弃釉水回收利用的作业系统,包括施釉设备、位于所述施釉设备下方且由外到内坡度依次减小的导流槽、位于所述导流槽斜坡出口处下方的集水池以及与所述集水池出料口通过第一管路相连接的至少一个分色池,其出料口与所述施釉设备的入料口通过第二管路连接;
所述施釉设备包括搅拌桶、水刀机和施釉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集水池的出料口连接有用于将所述集水池内收集的废弃釉水抽至所述分色池内的第一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沿所述分色池的内壁上可拆卸的设有具多个渗透孔的筛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分色池的内壁向其内延伸形成阶梯限位台,所述阶梯限位台上表面与所述筛板的下表面相抵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沿所述分色池的内壁上开设引出口,其开设高度高于所述筛板,且一侧与所述第二管路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管路上连接有用于将所述分色池内收集的废弃釉水抽至所述施釉设备入料口的第二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均为软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回收利用作业系统实施后,剩余和残留的釉水被抽调至分色池,实现二次或多次循环利用,大大减少了生产过程中釉水消耗量,间接方面大幅降低了色料成本以及人工清理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导流槽、集水池和分色池的结构简图;
图中:1、施釉设备;2、导流槽;3、集水池;4、分色池;41、筛板;42、引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冈市蕲春县新天地瓷业有限公司,未经黄冈市蕲春县新天地瓷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8915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