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管廊顶板及外墙的养护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2122891931.3 | 申请日: | 2021-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170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何海;任建亮;张乐;王康;高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24 | 分类号: | E04G2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晁璐松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顶板 外墙 养护 构造 | ||
1.一种地下管廊顶板及外墙的养护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管廊结构、斜坡结构(1)和养护结构,所述管廊结构位于两侧斜坡结构(1)之间,所述管廊结构包括管廊顶板(2)和两侧的管廊外侧墙(3),所述管廊顶板(2)的上侧沿管廊结构的长度方向通长立有两道防护网(4),所述防护网分别位于管廊顶板(2)的两侧边部,所述管廊顶板(2)上侧满铺有海绵垫(5),
所述养护结构包括蓄水桶(6)、全自动自吸泵(7)、供水管网(8)、喷射立柱(9)和喷射弯折头(10),所述蓄水桶(6)和全自动自吸泵(7)位于一侧的斜坡结构(1)的顶部,所述蓄水桶(6)内存储有养护水,所述全自动自吸泵(7)的进水口与蓄水桶(6)通过第一连接水管(11)连接,所述全自动自吸泵(7)的出水口与供水管网(8)紧固连接,所述供水管网(8)包括第二连接水管(81)、出水主管(82)和出水支管(83),所述第二连接水管(81)与出水口连通,所述出水主管(82)的头端与第二连接水管(81)的尾端连通,
所述出水主管(82)和出水支管(83)整体落置在海绵垫(5)的上侧、呈鱼骨型,所述出水主管(82)共一道沿海绵垫(5)的长度方向通长居中设置,所述出水支管(83)与出水主管(82)连通并且左右对称设置在出水主管(82)的两侧,所述喷射立柱(9)与两侧出水支管(83)一一对应、分别立于各自的出水支管(83)上,所述喷射立柱(9)包括立管(91)和顶板喷嘴(92),所述立管(91)的底部与出水支管(83)连通,所述顶板喷嘴(92)连接于立管(91)的顶部,
所述喷射弯折头(10)悬挑出管廊外侧墙(3)的表面,所述喷射弯折头(10)包括弯折管(101)和外侧墙喷嘴(102),所述弯折管(101)由出水支管(83)的端部朝向两侧延伸并弯折的部分形成,所述弯折管(101)的底部连接于外侧墙喷嘴(102),所述外侧墙喷嘴(102)正对管廊外侧墙(3)的表面,两者保持喷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管廊顶板及外墙的养护构造,其特征在于:相邻两道出水支管(83)平行并间隔设置,间隔距离为1-2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管廊顶板及外墙的养护构造,其特征在于:每侧立管(91)纵向对齐位于同一列,立管共设置两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管廊顶板及外墙的养护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立柱(9)位于出水支管(83)横向总长度的三等分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管廊顶板及外墙的养护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管(101)包括上管(1a)和下管(1b),所述上管(1a)与管廊外侧墙(3)的夹角为45-60度,上管(1a)与下管(1b)之间的弯折角度为90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管廊顶板及外墙的养护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网(4)包括防护架(41)和网片(42),所述出水支管(83)自网片(42)的下侧穿出悬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管廊顶板及外墙的养护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水管(11)、供水管网(8)、立管(91)和弯折管(101)均为PE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管廊顶板及外墙的养护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桶(6)共两个并且连通设置,所述全自动自吸泵(7)相对蓄水桶(6)靠近管廊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89193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画修复工作台
- 下一篇:电梯钢丝绳耐疲劳强度检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