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微创治疗的管丝切换机构和管腔介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2895148.4 | 申请日: | 202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96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邵萌;赵磊;黄海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生一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A61B90/00;A61M25/09;A61M25/00;A61M25/01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吴瑛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经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治疗 切换 机构 介入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微创治疗的管丝切换机构和管腔介入系统,所述管丝切换机构包括:基座(110),所述基座(110)上安装有导管(1)、导丝(3)以及微导管(2);位置捕捉器(200),嵌装于所述基座(110)内;和三通管(300),位于所述基座(110)上并与所述导管(1)相连通;所述三通管(300)包括用于插入所述导丝(3)的导丝插入口(310)和用于插入所述微导管(2)的微导管插入口(320),所述位置捕捉器(200)位于所述三通管(300)的下方。微导管与导丝进入导管相互切换且互不影响,位置捕捉器方便观察三通管内部状况,保证导丝和微导管的准确切换,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现微导管和导丝的快速切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介入治疗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微创治疗的管丝切换机构和管腔介入系统。
背景技术
微创治疗,是近年来医学领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治疗手段。与传统手术相比,微创治疗具有伤口小、瘢痕细、手术中出血少、术后病人疼痛轻、恢复快等特征,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微创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X光机、CT以及先进的电子、光学设备的引导下,医生只要在皮肤上开不到1厘米的小口子,就可以开展治疗。
对于微创治疗系统,需要根据需要切换微导管和导丝进入导管内,由于导丝的头部一般为J型,移出导管后再重新进入导管较为不便,因此,如何解决导丝导管的快速切换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用于微创治疗的管丝切换机构和管腔介入系统,该用于微创治疗的管丝切换机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精准定位微导管和导丝的位置,实现微导管和导丝的快速切换。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微创治疗的管丝切换机构,所述管丝切换机构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上安装有导管、导丝以及微导管;
位置捕捉器,嵌装于所述基座内;和
三通管,位于所述基座上并与所述导管相连通;
其中,所述三通管包括用于插入所述导丝的导丝插入口和用于插入所述微导管的微导管插入口,所述位置捕捉器位于所述三通管的下方,使得所述导丝与所述微导管能够交替伸入所述导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三通管包括:
三通直管部,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导管的导管连接端以及用于插入所述微导管的微导管插入端;和
三通支管部,所述三通支管部插装于所述三通直管部的管壁上并形成有作为所述导丝插入口的导丝连接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三通直管部与所述三通支管部之间形成预设夹角,所述预设夹角小于90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管连接端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导管上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卡接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三通直管部与所述三通支管部之间连接有支管加强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微导管插入端上一体成型有入口柱,所述入口柱上贯穿设置有与所述三通直管部相连通的所述微导管插入口,所述微导管插入口呈漏斗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三通管为透明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位置捕捉器为摄像头或光电探测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丝包括呈钩状的导丝远端,所述导丝远端插设于所述三通支管部内。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管腔介入系统,所述管腔介入系统包括上述的用于微创治疗的管丝切换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生一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生一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8951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碱性干电池包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装饰墙面调平龙骨及调节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