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双重防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2902619.X | 申请日: | 202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985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杨阳辉;何东甫;李启贤;刘斌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飞毛腿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4 | 分类号: | H01M50/24;H01M50/26;H01M50/249;H01M50/244;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谢晓德;蔡学俊 |
地址: | 350015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双重 防水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双重防水结构,包括内部设置有电池模组的底壳,所述底壳上盖设有面壳组件,所述面壳组件与底壳的接缝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与胶条,所述面壳组件与底壳的内部之间设置有用以容纳连接器线束的理线槽,所述理线槽内部灌注有密封胶。本实用新型采用打胶+防水密封圈+局部灌胶双层防水,提高防水性能,通过本方案可以避免全灌胶方案用胶量大,降低封装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双重防水结构,涉及锂离子动力电池封装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政策的调整,各种电动出行产品日新月异,极大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但各种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随之带来的安全隐患也时有发生,特别是因为雨天出行,产品防不了水或者防水等级不够导致的安全事故也屡见不鲜。本技术旨在提高电池产品的防水性能,提供可靠的解决方案。
现有技术的缺点是:1、传统电池的防水等级较低或者不防水。2、传统电池只有单层防水。3、传统电池圈灌胶方案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池双重防水结构,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便捷高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池双重防水结构,包括内部设置有电池模组的底壳,所述底壳上盖设有面壳组件,所述面壳组件与底壳的接缝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与胶条,所述面壳组件与底壳的内部之间设置有用以容纳连接器线束的理线槽,所述理线槽内部灌注有密封胶。
优选的,所述底壳的敞口外圈设置有打胶槽,所述面壳组件的底面外圈固设有用以自上往下嵌入打胶槽的外圈壁,所述胶条位于打胶槽内部。
优选的,所述底壳的敞口内圈固设有内圈壁,所述面壳组件的底面内圈设置有用以内圈壁嵌入的密封槽,所述密封圈位于密封槽内部。
优选的,所述理线槽由位于面壳组件底面的上半槽与位于底壳内部的下半槽上下对顶衔接组成。
优选的,所述连接器经螺钉螺接在面壳组件上,所述连接器的线束朝下经过理线槽上固定的护线套后与理线槽外部的电池模组保护板连接,所述护线套上设有过线通道。
优选的,所述面壳组件在对应理线槽的位置设置有灌胶孔。
优选的,所述面壳组件与底壳之间经螺钉螺接。
优选的,所述面壳组件上还设有透气孔与抽真空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打胶+防水密封圈+局部灌胶双层防水,提高防水性能的同时降低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面壳组件的立体图一。
图5为面壳组件的立体图二。
图6为密封圈与底壳的配合示意图。
图7为密封圈与面壳组件的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飞毛腿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飞毛腿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026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