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棒材端部车削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903031.6 | 申请日: | 202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924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其永;陈朝伟;张的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科莱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5/08 | 分类号: | B23B5/08;B23B31/103;B23B31/30;B23B13/00;B23B13/12;B23B2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霍健兰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棒材端部 车削 加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棒材车削加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棒材端部车削加工装置,包括夹紧机构、定心机构、刀盘机构和推送机构;夹紧机构和定心机构分别形成用于对棒材定位的定位结构;定位结构形成定位空间;夹紧机构和定心机构的定位空间中心均在车削加工中心线上;夹紧机构包括夹送架体、对中夹紧模块、两个夹钳安装座和一组以上夹钳组件;每组夹钳组件包括两个夹持结构;每组夹钳组件中,两个夹持结构分别与两个夹钳安装座连接;两个夹持结构分别通过夹紧驱动模块与夹送架体连接;夹送架体与推送机构连接。该装置无需为适应不同规格棒材加工而调整各个部件安装,节省调整时间和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整体加工效率,提高车削加工精度和加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棒材车削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棒材端部车削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棒材端部车削是棒材加工中的常用工序之一。例如棒材拉拔工序中,由于拉拔设备是把棒材拉伸,使棒材变长和变细,因此拉拔设备的模具内孔尺寸要比棒材原有横截面尺寸小;在拉拔之前,为了能让棒材端部能进入模具内孔,一般需要对棒材端部进行车削,使棒材端部的直径变小。
现有棒材端部车削装置并不能自主使棒材与车削加工中心线对应,在车削不同规格的棒材时,需要人工调整部件的安装位置以调节棒材位置,调整耗费时间长,劳动强度高,并且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无需为适应不同规格棒材加工而调整各个部件安装、节省调整时间和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整体加工效率、提高车削加工精度和加工质量的棒材端部车削加工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棒材端部车削加工装置,包括依次布设的夹紧机构、定心机构和用于对棒材端部进行切削加工的刀盘机构,以及推送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和定心机构分别形成用于对棒材定位的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形成供棒材穿设的定位空间;夹紧机构和定心机构的定位空间中心均在车削加工中心线上;
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夹送架体、对中夹紧模块、两个夹钳安装座,以及一组以上夹钳组件;每组夹钳组件包括两个夹持结构;每组夹钳组件中,两个夹持结构分别与两个夹钳安装座连接;夹紧机构的定位结构是指所有夹钳组件两个夹持结构共同形成的定位结构;两个夹持结构分别通过夹紧驱动模块与夹送架体连接,以使两个夹持结构分别相向移动实现夹紧或者背向移动实现松开;所述夹送架体与推送机构连接,以实现夹送架体沿车削加工中心线方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工作原理是:棒材从夹紧机构一侧伸入,棒材端部依次穿过夹紧机构的定位空间和定心机构的定位空间;然后,夹紧机构和定心机构将棒材固定;其中夹紧机构将棒材固定方式是:对中夹紧模块驱动每组夹钳组件的两个夹持结构相向运动直至夹紧棒材;由于夹紧机构和定心机构的定位空间中心均在车削加工中心线上,因此可确保棒材从夹紧机构至刀盘机构的部分保持在车削加工中心线上;之后推送机构推动夹紧机构从而使棒材朝刀盘机构给进,刀盘机构对棒材端部进行切削加工从而将棒材端部的直径切削变小;切削完成后推送机构和定心机构复位,夹紧机构松开棒材,棒材下料。
本实用新型装置,无论棒材规格是否发生变化,夹紧机构均可实现棒材对中夹持,将棒材加工部分的中心轴保持在车削加工中心线上,无需为适应不同规格棒材加工而调整各个部件的安装,节省调整时间和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整体加工效率;夹紧机构的对中定位操作精确度高,可提高切削加工精度。
优选地,所述对中夹紧模块包括夹紧驱动组件和对中联动组件;所述对中联动组件包括转杆和两根连杆;所述转杆铰接在夹送架体中,转杆两端分别与两根连杆铰接,两根连杆分别与两个夹钳安装座铰接。该对中夹紧模块,对中联动组件对两个夹钳安装座的位置起限定作用,使两个夹钳安装座的相向移动或背向移动保持同步,从而使设置在两个夹钳安装座上的夹持结构始终对中布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科莱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科莱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030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漏水的柴油发电机组用水冷却器
- 下一篇:轴销式力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