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配电柜的防触电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2907599.5 | 申请日: | 202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506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肖良屯;王全来;石麦会;王永胜;尚卫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联开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14 | 分类号: | H02B1/14;H02B1/20;H02B1/30;H02B1/32;H02B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佳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47 | 代理人: | 陈文丽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配电柜 触电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高压配电柜的防触电结构,属于配电柜设备技术领域;可以解决导致连接混乱,固定不牢固的问题,包括箱体、支撑结构,支撑结构置于箱体内,所述箱体内壁设置多组接头,两侧的所述接头一一对应,一侧所述接头为输入端,另一侧所述接头为输出端,接头顶部和底部均设置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长度和接头宽度一致,两侧对应的接头通过线束连接,保护壳置于线束外侧,且保护壳顶部和接头顶部的固定块在同一平面内,保护壳底部和接头底部的固定块在同一平面内,所述保护壳由两组对称的圆弧套对接而成,可以通过感应灯判断是否漏电,固定块和保护壳分别保护接头和线束,避免相邻线束之间相互接触造成电路混乱进而引发短路或者设备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高压配电柜的防触电结构,属于配电柜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配电柜主要应用于电气设备中,可用于电力发电、输电、配电、电能转换中控制或保护作用,其内部可安装保护开关、接线端子和控制开关,现有线束的外侧均间隔套接有绝缘皮套,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员触碰到母线的概率,但是,现有的线束在连接处无法使用绝缘皮套进行套设,裸露在外的母线仍然会对配电人员造成严重的威胁,进而容易引发触电事故,除此之外,线束之间固定不牢固,容易接触到一起,导致连接混乱,进而引起短路或者设备损坏。
公开号CN112072487A公开了一种具有双重防触功能的分体式高压配电柜,包括高压配电柜本体、防护外壳、柜门、后防护板、通风口、安装板、排风扇和散热口,所述高压配电柜本体上设置有防护外壳,且防护外壳的前侧设置有柜门,所述后防护板等等距固定有水平设置的支撑架,且的支撑架的外端螺钉固定有安装板,并且安装板远离支撑架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架,同时安装板的下部开设有通风口。该具有双重防触功能的分体式高压配电柜,通过对现有高压配电柜结构的改进,可在安装和维修时,将高压配电柜分为两个部分,操作人员不需要再将手臂伸入到高压配电柜内部,解除了高压配电柜侧板的束缚,方便操作人员的安装和维修,并可避免意外触电危险的发生,但是没有解决导致连接混乱,固定不牢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压配电柜的防触电结构,可以解决导致连接混乱,固定不牢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压配电柜的防触电结构包括:箱体、支撑结构,支撑结构置于箱体内,所述箱体内壁设置多组接头,两侧的所述接头一一对应,一侧所述接头为输入端,另一侧所述接头为输出端,接头顶部和底部均设置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长度和接头宽度一致,两侧对应的接头通过线束连接,保护壳置于线束外侧,且保护壳顶部和接头顶部的固定块在同一平面内,保护壳底部和接头底部的固定块在同一平面内,所述保护壳由两组对称的圆弧套对接而成;
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撑杆、支撑架、垫圈,所述撑杆两端置于保护壳侧壁上,所述撑杆置于线束下方,且撑杆和线束相互垂直,撑杆顶部等距设置多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底部设置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置于撑杆内,支撑架内壁对称设置垫圈,保护套置于垫圈内,垫圈和支撑架的连接处设置弹性块,多组感应灯嵌置于撑杆上,且感应灯和固定架一一对应;
所述垫圈为金属材质,且垫圈和感应灯导通;
所述保护壳为绝缘材质,且保护壳和线束无接触;
所述保护壳两端分别贴合两侧的接头上;
所述接头设置外接电线;
所述多组支撑架均在同一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一、可以通过感应灯判断是否漏电;
二、结构稳定,线束不会受外力影响;
三、固定块和保护壳分别保护接头和线束,避免相邻线束之间相互接触造成电路混乱进而引发短路或者设备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压配电柜的防触电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联开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郑州联开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075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