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空气压缩机过滤的余热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912130.0 | 申请日: | 2021-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184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查强;陈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融能机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7/12 | 分类号: | F04B37/12;F04B39/06;F04B39/00;F04B3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空气压缩机 过滤 余热 回收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空气压缩机过滤的余热回收装置,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压缩机体,所述压缩机体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加压泵,所述压缩机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空气压缩件,所述压缩机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润滑组件,所述润滑组件的输出端与空气压缩件的输入端固定连通。该基于空气压缩机过滤的余热回收装置,方便工作人员对余热进行储存,方便后续对余热的利用,解决了现有的空气压缩机过滤,压缩空气中产生的热量基本都直接排放至大气,而没有回收再利用,浪费一定资源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气压缩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空气压缩机过滤的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许多工业企业中,空气压缩机都是保证正常生产必不可少的设备,同时也是能耗较大的设备之一,空气压缩机一般情况下能将常温常压0.1MPa状态下的空气压缩到0.8MPa-1.2MPa的压力状态,这一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电能,然而,真正用于压缩空气消耗的电能只占总耗电量的15%-25%,其余电能均转换为热能,除了少量热量通过空气压缩机本体散发外,一部分热量进入压缩空气,使压缩空气的温度升高,另一部分直接排放,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基于空气压缩机过滤的余热回收装置还是存在以下的问题:
1、现有的空气压缩机过滤,压缩空气中产生的热量基本都直接排放至大气,而没有回收再利用,浪费一定的资源;
2、现有的空气压缩机过滤,不方便对压缩机内部进行加压,对空气压缩的效率较慢,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提供了一种基于空气压缩机过滤的余热回收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空气压缩机过滤的余热回收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空气压缩机过滤的余热回收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空气压缩机过滤的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压缩机体,所述压缩机体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加压泵,所述压缩机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空气压缩件,所述压缩机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润滑组件,所述润滑组件的输出端与空气压缩件的输入端固定连通,所述压缩机体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进气管,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泵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压泵和压缩机体的配合,能够对压缩机体内部进行加压,提高对空气压缩的效率。
优选的,所述压缩机体的右侧面固定连通有回收管,所述回收管的左端固定连通有回收盘,所述回收盘的左侧面开设有若干个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回收管和回收盘的配合,能够把压缩机体释放的余热进行回收,节省一定的资源。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回收箱,所述回收管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的右端与泵体的输入端固定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控制阀和泵体的配合,方便工作人员控制对余热回收的速率,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优选的,所述泵体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曲管,所述曲管的右端与回收箱的左侧面固定连通,所述泵体输出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内壁与曲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曲管和回收箱的配合,方便工作人员对余热进行储存,方便后续对余热的利用。
优选的,所述回收箱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第一排气管,所述第一排气管的顶端固定连通有第二控制阀,所述回收箱的左侧面固定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左端与压缩机体的右侧面固定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回收箱和连接管的配合,能够对回收的余热再次利用,节省一定的资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融能机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融能机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121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心电监护仪相关配件收纳袋
- 下一篇:一种金属软管制造工序自动流转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