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冷器进出口管与芯体固定的铆压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2914831.8 | 申请日: | 202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171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韦明泉;覃俊朝;林佳富;陶仙琴;苏长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宁八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9/14 | 分类号: | F28F9/14;F01M5/00;F24V40/00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黄永校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冷器 进出口 固定 结构 | ||
一种油冷器进出口管与芯体固定的铆压结构,包括进出口管和芯体。所述进出口管通过辊压形成凸筋,凸筋下斜面与管中心线呈50°~60°夹角,所述芯体包含顶板和芯片,顶板上有带导向斜角翻边圆孔,导向斜角与进出口管凸筋下斜面角度一致。进出口管通过铆压装配在顶板带导向斜角翻边圆孔上,与芯片钎焊成油冷器。本实用新型通过进出口管凸筋下斜面与顶板带导向斜角翻边圆孔紧密配合,能够补偿零件制造误差,增大进出口管与顶片的钎焊面积,解决油冷器进出口管与芯体装配定位难,虚焊、脱焊的问题,具有便于装配、结构简单、可靠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换热系统中的部件,具体涉及一种油冷器进出口管与芯体固定的铆压结构。
背景技术
发动机和变速箱需要润滑油对各个部件进行润滑,摩擦产生的热量会使油温上升,需要有油冷器对润滑油进行冷却,否则油温过高会使润滑油的粘度降低,油膜变薄,润滑效果下降,损坏发动机和变速箱部件。油冷器进出口管与各管路连接,振动时进出口管与芯体所受的冲击力非常大。一般的进出口管与芯体连接方式简单,难于装配定位且没有良好的接触面积,焊接后易出现焊接不牢或虚焊、脱焊、焊缝不饱满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冷器进出口管与芯体固定的铆压结构,主要解决进出口管与芯体装配定位难,焊接不牢或虚焊、脱焊、焊缝不饱满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冷器进出口管与芯体固定的铆压结构,包括进出口管和芯体。进出口管装配在芯体的顶板上,与芯片、翅片、底片、底板一起经钎焊炉焊接成整体。
所述进出口管通过辊压形成凸筋,凸筋下斜面与管中心线呈50°~60°的夹角,进出口管通过铆压装配在芯体的顶板上。
所述芯体的顶板带导向斜角翻边圆孔,其导向斜角与所述进出口管凸筋下斜面角度一致,为50°~60°。
所述的进出口管凸筋下斜面与顶板带导向斜角翻边圆孔的导向斜角形成钎焊配合面。
本实用新型的突出优点在于:
通过在进出口管凸筋增设与管中心线呈50°~60°的下斜面,芯体顶板圆孔翻边顶部同时设计50°~60°角的外翻边,便于两者装配定位,增大焊接时的接触面积。解决了以往油冷器进出口管与芯体难于装配定位,焊接不牢或虚焊、脱焊、焊缝不饱满的问题,并具有易于装配、结构简单、可靠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油冷器进出口管与芯体固定的铆压结构的油冷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油冷器进出口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芯体顶板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进出口管与芯体固定的铆压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进出口管1、凸筋下斜面2、顶板3、带导向斜角翻边圆孔4、铆压翻边5、芯片6、翅片7、底片8、底板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成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宁八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宁八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148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