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热保温冒口套有效
申请号: | 202122921667.3 | 申请日: | 202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250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黄金亮;胡雁南;章千;刘滔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征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27/06 | 分类号: | B22D27/06;B22D7/1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刘代春;郭云 |
地址: | 40008***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热 保温 冒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热保温冒口套,包括由冒左部和冒右部对扣形成截面均呈圆形的且中空的冒口本体和弧形冒颈,所述弧形冒颈位于冒口本体的下方并与冒口本体形成一体;所述冒口本体包括冒顶,所述冒顶盖合在冒口本体远离冒颈的一端;所述弧形冒颈整体呈L形,并形成有弧度为90°的圆弧过渡段,所述弧形冒颈远离冒口本体的一端形成有冒颈口,通过所述冒颈口与模具上的凸台配合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弧形冒颈代替原砂型补贴,并将弧形冒颈和冒口本体形成一体,将原冒口的直径缩小,从而可将冒口的切割面积降低40.2%,并减少切割和打磨的表面积提升铸件外观质量,还节约金属液,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铸造技术,特别是一种发热保温冒口套。
背景技术
在铸造过程中,由于铸件结构的薄厚不均匀,铸件常常有孤立热节存在,由此造成最终铸件在热节处产生缩孔或缩松缺陷,影响铸件的使用甚至造成铸件报废,在现有技术中解决孤立热解铸件缺陷最有效的方法为在热节处安放冒口,通过冒口对热节处凝固过程中的金属液进行收缩补充。
铸件的热节部位处于侧面和下部时,通常采用侧冒口补缩,侧冒口由较重的砂型补贴和暗冒口套组成,为与砂型补贴配合增大冒口的直径,增加铸件的切割面积,影响铸件外观质量,浪费金属液,增加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热保温冒口套,以解决传统的侧冒口由较重的砂型补贴和暗冒口套组成,增加铸件的切割面积,影响铸件外观质量,浪费金属液,增加生产成本的问题。
为实现这一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发热保温冒口套,包括由冒左部和冒右部对扣形成截面均呈圆形的且中空的冒口本体和弧形冒颈,所述弧形冒颈位于冒口本体的下方并与冒口本体形成一体;所述冒口本体包括冒顶,所述冒顶盖合在冒口本体远离冒颈的一端;所述弧形冒颈整体呈L形,并形成有弧度为90°的圆弧过渡段,所述弧形冒颈远离冒口本体的一端形成有冒颈口,通过所述冒颈口与模具上的凸台配合连接。
采用前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弧形冒颈代替原砂型补贴,并将弧形冒颈和冒口本体形成一体,将原冒口的直径缩小,从而可将冒口的切割面积降低40.2%,并减少切割和打磨的表面积提升铸件外观质量,还节约金属液,降低生产成本;并在弧形冒颈上形成有弧度为90°的圆弧过渡段,通过圆弧过渡段增加弧形冒颈的热节模数,使弧形冒颈内的金属液晚于产品凝固,并因提高了热节模数,使与其相连接的冒口本体的补缩通道保持畅通,使冒口本体能有效的对铸件热节进行补缩,提升铸件的质量。
优选的,所述冒顶的中心设置有排气孔。通过在冒顶上设置排气孔,将金属液与冒口材料反应产生的气体通过排气孔排出,避免产生的气体卷入金属液中,使铸件产品产生气孔缺陷。
优选的,所述冒顶下端朝向冒口本体内腔的一侧设置有凸棱,所述凸棱截面呈三角形,并沿冒顶的直径贯通。通过设置凸棱增加与金属液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对冒口中的金属液的升温效果。
优选的,所述凸棱的截面所形成的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所述三角形的边为15mm~55mm。通过将凸棱截面形成的三角形的边采用上述数值范围,在不影响铸件尺寸的前提下实现对金属液最优的升温效果。
优选的,所述冒左部的侧棱上设置有数个凹槽,所述冒右部的侧棱上设置有数个凸台,通过所述凸台与所述凹槽过盈配合将冒左部和冒右部连接。通过设置凹槽与凸台配合,便于使冒左部和冒右部在铸造时形成整体容纳金属液。
优选的,所述弧形冒颈的圆弧过渡半径为85mm~280mm。通过将圆弧过渡半径设置为上述尺寸,使其与弧形冒颈的内径相匹配,最优地提升弧形冒颈的热节模数。
优选的,所述弧形冒颈和冒口本体的内径等径,并为90mm~300mm。通过将弧形冒颈和冒口本体的内径设置为上述尺寸与铸件热节相适应,最优地对铸件的热节补缩,提升铸件的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征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长征重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216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无人机平台的多光谱遥感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倒挂量仪的磨床